视力
视力:又称视觉分辨力,是眼睛能够分辨的外界两个物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视力是随着屈光系统和视网膜发育逐渐发育成熟的,0~6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新生儿出生仅有光感,1岁视力一般可达4.3(标准对数视力表,下同),2岁视力一般可达4.6以上,3岁视力一般可达4.7以上,4岁视力一般可达4.8以上,5岁及以上视力一般可达4.9以上。
正视化过程
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眼屈光变化最快的阶段,其发育规律表现为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随之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称之为“正视化过程”。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儿童到12岁后才由远视眼发育成正视眼。
远视储备量
正视化前的远视大多为生理性远视,是一种“远视储备”,可理解为“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远视储备量不足指裸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后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
如4~5岁的儿童生理屈光度为~度远视,则有~度的远视储备量,如果此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屈光度只有50度远视,意味着其远视储备量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
裸眼视力
裸眼视力又称未矫正视力,指未经任何光学镜片矫正所测得的视力,包括裸眼远视力和裸眼近视力。
矫正视力
矫正视力指用光学镜片矫正后所测得的视力。包括远距矫正视力和近距矫正视力。
屈光度
屈光现象大小(屈光力)的单位,以D表示。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聚集在1m焦距上,眼的屈光力为1屈光度或1.00D。
通常用眼镜的度数来反映屈光度,屈光度D的数值乘以就是度数,例如度的近视镜屈光度为﹣2.00D,度的远视镜的屈光度为﹢1.50D。
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
睫状肌麻痹验光即通常所说的散瞳验光,是国际公认的诊断近视的金标准。
建议12岁以下,尤其是初次验光,或有远视、斜视、弱视和较大散光的儿童要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确诊近视需要配镜的儿童需要定期复查验光。
屈光不正
当眼处于非调节状态(静息状态)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斑中心凹聚焦,因此无法产生清晰的成像,成为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等。
视力不良
视力不良又称视力低下。指根据《标准对数视力表》(GB—)检查远视力,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低于5.0。
其中,视力4.9为轻度视力不良,4.6≤视力≤4.8为中度视力不良,视力≤4.5为重度视力不良。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原因多见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以及其他眼病(如弱视、斜视等)。
来源于网络,侵删
想要帮助孩子保护好视力,预防近视,更重要的是行动,每天进行睫状肌训练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增强眼睛调节能力,预防近视。欧欧眼保仪所用的“睫状肌潜能训练法”,可以将视近变成望远,模拟出近到10厘米、远到无限远的户外环境,让孩子足不出户,就能尽情体验户外活动对视力带来的保护,有效防控青少年近视。
训练30分钟=望远2小时,锻炼睫状肌,焕活双眸,让眼睛清晰明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