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视牵扯着父母的心,毕竟谁都不希望孩子小小年纪戴上眼镜。
有研究显示,预计到年,全球将有约50亿人罹患近视。一篇发表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Reports上的文章揭示了又一我国学龄儿童近视常见的危险因素——晚睡的孩子更容易近视。
01
早睡孩子:
21:00点之前入睡
02
晚睡孩子:
21:30或更晚入睡
早睡的孩子比晚睡的孩子新发生近视的几率高1.4倍!并且!晚睡的孩子,近视度数增长更快!
数据显示:在晚上9:30以后睡觉的孩子的近视进展平均要高0.16D,并且进展的幅度随着入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总结一下就是:
1.晚于21:30入睡的孩子近视风险更高;
2.晚于21:30入睡的孩子近视度数增长更快,睡得越晚,增长度数越多。
所以,想要预防孩子近视,尽量让孩子在晚上9:00前入睡。对于已经发生近视的孩子,尽量控制孩子度数过快的增长。
一般来说,儿童及青少年近视增长有一定的规律。
01
<12岁,每年75度及以下;
02
12-18岁,每年50度及以下;
03
>18岁,度数变化不大
如果度数增长过快,如果不加以干预,迟早会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度及以上),而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
(1)引起的玻璃体、脉络膜及视网膜变性。
(2)*斑变性萎缩及后葡萄肿。
(3)由于视力低、调节辐辏功能失调所致的弱视和斜视等。
控制近视度数过快的增长,有一个很好的利器——角膜塑形镜(一种特殊设计的镜片)。
角膜塑形镜(又称ok镜),源于美国,是一种近视控制手段,世界各医学中心50多年临床应用和研究,证实该方法安全、有效,被誉为“睡觉就能控制近视的技术”。
角膜塑形镜为什么能控制近视?因为近视后,眼轴变长,角膜塑形镜利用镜片的形态定量修正眼角膜的弧度,从而降低眼睛的近视度数。
角膜塑形镜的矫治过程分为两个步骤:
(1)前三个月为治疗期:让患者的视力达到预期的状态,这段时间内,医师或视光师对患者的情况密切跟踪,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配戴方式、配戴时间的长短、调整镜片、增加辅助性用药等。患者须按规定和医嘱按时复查及配合矫正治疗。
(2)治疗期完成后:矫治过程进入维护期。根据各人不同情况,患者需要每天或隔天配戴镜片,以保持治疗效果。患者按时进行复诊,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自动停戴,医院复诊。
一旦发现孩子有视力问题,医院检查就诊。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眼睛有很强的可塑性,一般的眼部病患或异常,只要能抓住机会,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正确的医疗干预和矫治,一般都能恢复正常。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已授权)/自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