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是儿童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6岁前的视觉发育情况决定了儿童一生的视觉质量。儿童眼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宝宝出生后,眼睛和视觉功能是如何发育的?
儿童的眼睛和视觉功能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出生时的视力只有光感,一般,1岁儿童视力可达0.22岁视力可达04以上,3岁视力可达0.5以上,4岁视力可达0.6以上,5岁及以上视力可达08以上。另外,儿童的立体视大约5-6岁基本发育成熟。
新生儿眼轴较短,此时眼球为生理性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眼轴逐渐变长,生理性远视逐渐减少趋向正视。正视后,如果眼轴继续增长,就发展为近视了。
家长如何识别儿童常见眼病和视力异常?
家长要注意识别儿童眼部疾病的危险信号,及时就医。
儿童为什么要定期做眼睛检查?
6岁以内儿童的许多眼病,家长难以发现。
原因:
1.儿童不会表达或单眼视力异常,另一眼正常,不易觉察。
2.有些眼病从小就有,宝宝没有看清晰的体验,也不会有看不清的表现。
3.只有通过定期的眼科检查才能及早发现。每个年龄段都有眼保健重点,从宝宝出生就应该开始做定期的筛查。
0~6岁儿童的常见眼病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早产儿中,ROP的发病率约10%~20%,出生体重越低、孕周越小其发病率越高。若ROP发现较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可致盲。对于出生体重g的低体重儿和出生胎龄32周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出生时的孕周+出生后的周数)做首次眼底筛查。
先天性白内障
发病率约为4%,在婴儿中的发病率约0.2%0~0.5%,约占新生儿致盲性眼病的30%。有的白内障表现为瞳孔区发白:有的混浊位置靠后,眼外观无异常,要用专业眼科设备检查。严重的单眼白内障最好在宝宝2-3月龄前治疗,若治疗不及时视力很难恢复。
先天性上脸下垂
患病率约1.8%。表现为“大小眼”或双眼上脸抬起困难。中重度上睑下垂一般需要手术治疗,一般3岁之后手术为宜。严重的上睑下垂,如果遮盖瞳孔,容易导致弱视,应尽早就医。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和屈光参差。远视是指远处的光线经眼球聚焦形成的影像位于视网膜后;近视则是远处的光线聚焦形成的影像位于视网膜前;散光是指光线不能聚焦在同一个焦点上;屈光参差是指双眼的屈光度数相差太大。高度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很容易形成弱视,需要及时矫治。儿童屈光不正通过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发现,但确诊需要进行散瞳验光。常用的矫正方法是配戴眼镜,配镜前需要医学验光和眼部健康状况检查后才能确定眼镜度数。
弱视
患病率约1%~5%。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发育障碍,导致戴眼镜的视力也不能达到正常。常见原因有斜视、高度远视、近视和散光、双眼屈光度数相差太大或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大部分弱视可以治愈,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6岁之后较难治疗。大部分弱视通过定期的视力检查、屈光筛查和眼位检查可以发现。
斜视
患病率约3%。指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视轴偏离目标。斜视除了影响美观外,还会导致弱视及立体视不同程度的丧失,影响成人后职业的选择。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内斜视对儿童的视觉功能影响大,要及早治疗。斜视的治疗方法有配戴眼镜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要根据斜视类型而定,早期治疗可以在矫正眼位、恢复外观的基础上,促进视力发育和双眼视觉功能建立。
预防近视需要从宝宝就开始吗?
近视预防应该从小开始。给宝宝一个健康的视觉环境,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多到户外玩耍,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建立眼健康档案,监测视力发育和远视储备量的变化,及时发现近视的征兆及时干预。
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为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正视后若眼轴继续增长,则发展为近视。一般3岁前远视储备量为+3.00D,4~5岁为+1.50D~+D,6~7岁为+1.00D~+D。如4~5岁的儿童远视储备量只有50度远视,则为消耗过多,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近视不光对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影响,高度近视因眼轴过长,还可引起视网膜脱离而致盲。
早期预防近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接触阳光,促进眼内多巴胺释放,从而抑制眼轴变长,预防近视过早发生。3~6岁儿童应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
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要减少读书、画画、写字等近距离用眼时间,二十分钟左右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可以远眺5~10分钟。避免不良读写习惯,不在走路、卧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画。低龄儿童尽量以家长读绘本为主进行阅读。
限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长时间近距离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建议婴幼儿禁用、3~6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其他措施。选择足够亮度、频谱宽、没有频闪、炫光的台灯,同时打开房间其他灯,保证充足亮度。保证充足营养和睡眠。
如何预防儿童眼睛意外伤害和传染性疾病?
儿童生性爱动,要提醒家长注意预防眼外伤,不能手持尖锐物品奔跑打闹,避免接触强酸、强碱等洗涤剂。若有化学试剂进入眼睛要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医院就诊。异物进入眼睛时,要避免揉眼,可轻轻闭上眼睛,让异物随眼泪流出,若不能自行流出或症状不缓解,要及时就医。
要保持儿童眼部清洁卫生,经常洗手,不揉眼睛。不带患有传染性眼病幼儿到人群聚集场所活动。
文字
陈燕
编辑
金梦
审核
海棠信息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