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案例
斜视术后的视觉治疗
◆◆◆◆
斜视术后,需要重建双眼视
大角度的斜视会影响双眼视觉和美观,因此需要手术矫正。但是很多斜视患者通过手术使眼位恢复正位后,仍不能正常使用双眼视功能,甚至会再次出现偏斜。
这是因为没有重新建立良好的双眼关系,也没有使眼睛这个接收系统和大脑进行连接并传输信息,因此需要进行视觉训练,建立双眼视功能及立体视。
下面分享斜视术后视功能重建一例
患者信息
曾某:男4岁+
主诉:双眼外斜术后1个月+
现病史:家长一年前发现小孩眼外斜,医院诊断为外斜视于今年4月做双眼外直肌后退加左眼内直肌缩短术,术后短期使用迪非滴眼液。
既往史:无屈光矫正眼病史和全身疾病史,家族史。
屈光检查
VA(sc):OD:0.3OS:0.25
5MVVA(sc):OD:0.5OS:0.4
40CM小瞳主觉验光
Vod:OD:+0.75-1.50X→0.7-
Vos:OS:+0.25-1.25X→0.5
复方托砒卡胺散瞳检影
OD:+1.25-1.50X→0.7
OS:+1.00-1.50X→0.7
视功能评估
worth4-dot
左眼抑制
3M无抑制30cm3-Dot-Graded左眼抑制
1/4’’立体视检查
苍蝇本检查:无立体视
VTS(RDS):无立体视
色觉检查:正常
扫视(NSUCO)
能力:2精确度:2头动:1身体动:5
追随(NSUCO)
能力:2精确度:2头动:1身体动:4
调节幅度:OD:20DOS:20D
调节灵活度(±2.00)
OD:0cpm(±)OS:0cpm(±)OU:0cpm(-)
遮盖试验:
正位
D正位NVTS4:Near:RF:0.38EXOLF:1.11EXO
融像范围(faltfusion):BI:6/2BO:10/3B集合近点:penlight:4.5cm/4.5cm/4cm
诊断
●双眼屈光不正(混合散光)
●外斜术后
●眼动障碍
●调节灵活度不良
●融像功能障碍
处理方案
●框架眼镜处方
OD:+0.75/-1.50X→0.7
OS:+0.50/-1.50X→0.7
●视觉训练
戴镜一个月后,视功能评估未明显改善,即开展视觉训练。(治疗室训练+家庭训练)
●定期复查
三个月复查
训练思路
治疗板块大体运动眼球运动视觉认知调节聚散
治疗阶段单眼→MFBF→双眼→双眼视→整合
1个疗程治疗前后对比
在视觉治疗师的指导下,患者进行了3个月(12周)/疗程的诊室训练。因暑假天气较热,患者外地避暑导致间断训练,10月份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结果对比如下:
一个疗程结束患者视力发育提升,抑制解除,获得了周边立体视觉,眼球运动功能好转,调节灵活的正常,融像范围有改善,下一阶段治疗重点为扩大融像范围,提升立体视水平。
#小分享
#斜视手术后患者虽然矫正了双眼外观问题,但往往伴有双眼视功能问题,需要做全面的视觉评估检查。
#小儿斜视术后往往会伴有眼球运动功能异常,抑制,立体视觉异常等。
#视觉治疗需要遵循眼睛的工作原理有序进行训练,在每次训练都包含了大体、眼动、调节、聚散和认知的内容,在各阶段重点训练项目有所调整,需要根据患者现有的视觉能力水平做相应的治疗计划。
#视觉治疗的最终目标不只是为了看清世界,而是只需要我们付出最少努力就可以看清世界,高效视觉,精彩人生。
眼球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治疗前后对比视频)
#小讨论
#眼动障碍的诊断:
眼动障碍的诊断主要参考NSUCO,检查操作具体检查请阅读:《视觉评估
NSUCO眼球运动检查》和《眼球运动评估-DEM(发育性眼动测试)》。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需要谨慎诊断。因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的正常值不同:
患者为斜视术后结合追随能力、扫视能力得分低于正常给出了眼动障碍的诊断。临床发现眼动障碍的诊断结合年龄,即使没有任何视力及斜视的问题,仍需要进行进一步及时诊疗;
因为眼动障碍是学龄儿童当中影响儿童学习效率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如果8岁三年级的学生不能完成检查或者加大幅度的头动身体动,提示有眼动障碍问题需要临床干预。
#为什么立体视功能的恢复,对这一代青少年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他们这一代,无论学习-全息影像教学培训;工作-VR眼镜的虚拟工作环境;生活-开车等等,最基本的行为都离不开立体视3D视觉,所以家长和医生、治疗师,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诊疗,将会改变孩子一生。
#小拓展
#17项视觉能力
一个人需要17项视觉能力,才能很好地生活学习和运动:
●眼动控制能力
●远距瞬时聚焦能力
●远距持续聚焦能力
●近距瞬时聚焦能力
●近距持续聚焦能力
●远距瞬时同时视能力
●远距持续同时视能力
●近距瞬时同时视能力
●近距持续同时视能力
●中心视觉
●周边视觉
●深度觉
●色觉
●大体视觉-运动能力
●精细视觉-运动能力
●视觉感知能力
●视觉整合能力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