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诊
验光之前,顾客通常不知所措,验光师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引导,对顾客提出的疑问作相关的解答,以初步取得顾客的信任,包括以下内容:
—01—常规姓名、性别、年龄、电话、职业等◎◎◎
(1)了解顾客的资料,用来判断顾客的消费能力。
(2)根据顾客的职业来判断顾客验光的光度怎么下处方,是充分矫正还是欠矫。
(3)根据顾客的职业判断顾客需要什么样的眼镜,比如近用还是中距离,是要清晰度还是需要舒服。
(4)根据顾客的年龄来判断顾客对新眼镜的适应能力,年龄越大适应能力越差。
(5)性别可以判断和了解顾客的消费特点。
◎◎◎
—02—屈光不正史视远情况、视近情况、症状年限、疲劳程度等◎◎◎
(1)询问原镜看远程度是用来判断顾客对看远的要求,以及看远的时间了解他的适应能力。
(2)询问看近的情况是为了知道看近是否疲劳以及对看近的要求是否很高。
(3)如果客人长期不戴眼镜,度数如果在-1。00以上的,则需要考虑顾客的适应性。
(4)如果顾客戴原镜时间比较长的,则要考虑顾客对原镜的适应周期比较长,应该给予顾客多沟通或者处方的时候要考虑采用过渡处方。
(5)顾客在疲劳情况下验光,可能会处方比较高,因此询问顾客用眼情况对处方判断比较重要,在适当的时候,对用眼疲劳的顾客应该采用雾视或者按摩等方法进行放松以后验光。
◎◎◎
—03—眼病史眼疾种类、治疗情况、斜视、家族眼病史等◎◎◎
(1)沟通眼病史可以争对顾客沟通视力保护的重要性,以让顾客重视,并让顾客增加对我们验光师的信任感。
(2)眼病的询问可以帮助我们在验光或者下处方的时候,比较有把握。比如斜视的人应该考虑是否要验棱镜度,是否考虑在配镜的时候要加棱镜。如果是青少年配镜则要考虑是否充分矫正还是欠矫。
(3)如果在治疗的顾客,则考虑给予顾客比较轻松的正常的远用视力。可以稍微欠矫。
◎◎◎
—04—配镜目的配镜用途、生活习惯、视力矫正目标等◎◎◎
(1)配镜用途主要是用来为自己下处方和介绍合适的产品做准备。
(2)配镜用途和矫正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清楚、舒适、治疗疲劳、遮挡脸部瑕疵、看电视、考试用、应聘用、挡阳光、看报纸、防止使用电脑疲劳、控制近视发展、使用便利等。
(3)生活习惯决定顾客使用远用眼镜和近用眼镜的不同,不同的使用距离会决定我们验光的处方以及和顾客的定向。
◎◎◎
—05—配镜戴镜史原镜测量、屈光性质、程度、戴镜时间、配镜更换周期等;◎◎◎
(1)原镜测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光度测量和戴镜测定综合视觉。
(2)光度测量比较简单,但是一定要仔细,防止测量的数据不准,尤其是镜片已经磨化的或者镜片已经碎掉的,要多测几次。
(3)戴镜测定的数据包括双眼戴镜矫正视力、主副眼测定、双眼矫正值的差异。
(4)对原镜的镜眼距要进行观察,镜眼距过近的,要和顾客沟通你的原镜虽然只有多少度,但是实际光度可能要高一点;如果过份远的,则可以告诉顾客你的光度也许可以低一点;如果变形的,则告诉顾客,可能有散光或者度数或者视功能的其他变化。对上述镜架变形比较厉害的顾客,要告诉顾客对新的眼镜需要适应,以免对新的眼镜的正常反映不理解。
(5)戴镜时间越长,顾客对原来的光度的依赖性就越强,包括各种参数。
(6)更换周期:顾客更换周期越快的,则说明顾客的适应能力就比较强;反之相反。
(7)长期不戴眼镜的顾客,则要考虑顾客是否适应。
◎◎◎
二、视力检查
—01—视力初步检查◎◎◎
(1)用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
A、裸眼视力主要是用来给顾客知道他能看多少视标;
B、裸眼视力的测定可以知道这个人的视力是否可以比较轻松的控制增长;
C、给家长和陪同的人知道被测视力的人的情况。
2)戴镜检查:检查矫正视力;主副眼;双眼矫正的差异值。
3)近用检查
A、中年人配镜需要对原镜进用测定,判断该顾客用原镜近用的习惯,尤其是原镜度数差异比较大的。
B、小孩子对原镜的测定可以用来判断旧镜是否可以用来近用阅读;正常的读书写字的姿势以及距离。
◎◎◎
—02—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通过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眼睛前部的基本情况,以及泪膜的性状,检查患者是否患有睑内翻、倒睫、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症、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1)对眼部的检查可以判断视力是否容易疲劳。
(2)判断顾客验光的时候是否充分矫正还是欠矫。
(3)隐形的顾客要进行充分的检查,无论这个客人是第一次戴还是经常戴,我们都要给顾客进行检查,可以从里面找出顾客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便于我们销售符合顾客需要的产品。
◎◎◎
—03—眼压检查◎◎◎
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检查患者眼压,筛查青光眼、视网膜脱落或视网膜色素膜炎等眼部疾病。
重点沟通平时心平气和,不易动怒,对眼压的控制的好处.另外叮嘱不要长时间蹲着,要慢慢站起来等等,给顾客的感觉你在关心他。
◎◎◎
—04—眼底检查◎◎◎
用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了解玻璃体和视网膜的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患有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炎,是否有高度近视性、糖尿病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斑病变,中心注视性质等。
如果在上述几项检查中发现患者眼部出现异常,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与治疗,然后再考虑配镜。
◎◎◎
—05—角膜屈率测定◎◎◎
测出角膜两条相交径线的曲率半径,了解角膜大致状况,对隐形眼镜选择提供依据。学会对隐形眼镜配戴的评估。
◎◎◎
—06—客观验光◎◎◎
通过检影验光或电脑验光仪得出客观验光度数,了解双眼屈光状态的基本情况,角膜散光值、散光轴向。必要时,要对患者进行散瞳验光(尤其是青少年)。
注:
(1)客观验光时也必须与顾客沟通,提前预知顾客的的裸眼视力。
(2)每位顾客(青少年、成年、老年)我们都可以建议两副眼镜的验配。
(3)如果是为青少年验光,一定要求家长参与所有验光的过程。要不断强调控制度数发展的重要性。如果有2个家长,可以让一个家长进入验光室陪伴验光,让验光师或者销售员与另一个家长进行简单的沟通,但不要下定论。
(4)在使用电脑验光的时候,要提醒顾客的头要摆正。如果是小孩子可以让家长或者同事协助我们扶住孩子的头部;要让顾客的双眼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平衡,则要重新电脑验光;双眼离仪器的距离也尽量一致。
(5)要提醒顾客的眼睛睁大,尽量不要眨动,否则影响客观验光的准确性。
(6)测定3次值的时候,尽可能每次重新调整一下焦距进行测量。不要连续直接测定。
(7)如果顾客3次测定值电脑显示波动比较大的话,提醒顾客要放松;并且再次多做2次测定,以确保准确性。
(8)电脑验光结果出来以后,可以根据电脑验光单和原镜的光度做一个对比。
◎◎◎
—07—主观验光(综合验光MPMVA)◎◎◎
(1)将客观验光度数置于综合验光仪上,先进行右眼检查;
(2)雾视,视力至0.5左右;
(3)第一次MPMVA;
(4)第一次红绿色法调整;
(5)初步确定散光度数及轴向;
(6)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左眼检查;
(7)关闭左眼,右眼用JCC精调散光度数及轴向;
(8)左眼重复第6步;
(9)将确定后的度数至于验光仪上,打开右眼,关闭左眼;
(10)进行第二次MPMVA;
(11)红绿色法确定终点;
(12)打开左眼关闭右眼重复9—10步骤。
(13)双眼平衡
①、将左右眼单眼主观验光结果至于综合验光仪上;
②、双眼同时雾视,视力至0.5左右;
③、加两个方向上的棱镜;
④、比较单行视标的清晰程度,哪个眼不清楚在那个眼前加球镜,直至两眼一样清楚
⑤、第三次MPMVA;
⑥、以红绿视标法确定最后度数。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