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聊了儿童斜视配镜需要注意的两个要点,今天继续来聊聊如何为斜视眼患者配镜吧。
斜视患者的配镜既要矫正眼位,又要兼顾双眼视功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斜视治疗的正常进行。
四种不同情况的儿童斜视配镜原则:
1、屈光状态为低、中度远视者:可以给予足度矫正或过矫眼镜。一般戴足度镜不得超过1年,过矫镜不超过半年,无论戴镜后眼位是否正位,斜视度变化与否,均应调整降低眼镜度数。2、屈光状态为近视者:在调节型内斜视较少见,配镜原则是以获得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为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戴镜一段时间后,眼位可以出现变化,在保持双眼正位不会引起斜视复发前提下,可以逐渐减少眼镜度数。
每半年到1年减少1次,每次不超过+1.00D,不然会使异向性融合反射的发育受影响,大幅度的降低眼镜度数,极易导致内斜复发,造成视物模糊。有些儿童戴镜后,眼位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会出现戴镜视力不如不戴镜视力。调节性内斜视的早期戴镜是最重要的,往往可以挽救患儿单眼视力,消除斜视,获得双眼视力的正常发育,避免手术矫正。3、屈光状态为复合远视散光时:优先矫正散光,其次才考虑远视度数,但远视与散光度数之和一般不能超过+6.00D,以后逐渐增加球镜度。4、屈光状态为高度远视者:
采用逐渐递增法,先由4-5.00D~+6.00D给起,早期1个月,3个月复诊1次,如果眼位已经矫正至正位,则不再增加眼镜度数。
如果仍旧偏斜,则半年增加1次屈光度数,直到戴到足度或近足度,增加幅度以每次增加+0.5D~4-1.50D为宜。
如果眼位已正,则需坚持戴此度数眼镜1年后才逐渐降低其度数。每年减低+1.00D为宜;如果戴足度镜后,眼位仍有偏斜,1年后则减低其度数,以获得最佳视力的屈光度配镜为准。
需要注意的是,配镜后要坚持每半年或一年进行检影验光一次,检查患儿屈光状态的变化,随斜视的改变。矫正屈光度也要改变,尤其注意调节性内斜的远视度,开始要按第一次检影给足度数,为的便是使调节放松下来。随着调节的放松,偏斜眼位正了,就要降低远视镜度数,更换新的眼镜,否则就会引起调节麻痹性外斜,继而影响眼球发育。----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