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6日是我国第26个爱眼日。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眼部疾病,危害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近视防护应该从娃娃抓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保护眼睛的小知识吧!
儿童视力发育特点
幼儿的视力发育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可能会提前一些,有的可能会稍晚。因此只要4岁幼儿视力不低于0.6,5岁及以上幼儿视力不低于0.8,基本就可以排除异常。
一般来说,当父母发现幼儿有以下表现时,就应该提高警惕性:
1.看电视习惯走到电视跟前。
2.经常出现眨眼睛,揉眼睛的情况。
3.看人看物的时候喜欢斜看。
4.出现斜视(也就是俗称的斗鸡眼)。
5.经常眯眼睛看东西,经常侧着头看东西。
当孩子经常出现以上情况中的某一种或者几种时,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专门的医疗机构做检查,以确定幼儿的视力是否有损伤。医院检查发现幼儿视力异常,及时就诊,会增加痊愈的可能性。
儿童视力常见疾病
1.儿童弱视:弱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的儿童眼病,在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如知觉、运动、传导及视中枢等原因未能接受适宜的视刺激,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
2.儿童斜视:斜视的主要原因包括先天异常、遗传、发育不完善,还有一些眼部疾病也会引起斜视。
3.儿童散光:散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眼睛的角膜弯曲度发生了变化。
4.儿童近视:近视形成的最大原因是长时间用眼,尤其是现在的电子产品特别多,孩子们爱不释手,一玩就是几个小时;二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压增加,眼轴变长,最终导致近视。
家庭近视防控工作指南
1.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2.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作业,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3.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在家主动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4.减轻课外学习负担。配合学校切实轻孩子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5.避免不良用眼行为。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尺、一挙、一”,即眼晴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连续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休息远眺10分钟,能够避免近视发生,或减缓近视发展进程。
6.保障睡眠和营养。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幼儿每天睡眠11-12个小时,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7.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改变“重治轻防”观念,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