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在武侠小说或者电视剧中,听过“笑穴”这个穴位,只要那个穴位被点中,就可以让人狂笑不止,如果不及时解穴,最后就会大笑而死。其实这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人身体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穴位。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却存在一种与被点中笑穴症状很像的病,那就是笑死病。
笑死病的症状
笑死病也叫库鲁病,这种病只发生在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原的一个叫福尔的部落。上世纪50年代这种病曾占据媒体头条,吸引了全球医生的注意力。这种病的特征是患者突然大笑,大笑时会不自觉地晃动肢体、无法停止。
无论男女,患上这种病的人最开始会突然发笑并伴有肢体摇晃,休息一会儿症状会减轻,但是,1个月到3个月后,患者开始摇摆,眼睛斜视,说话不连贯,渐渐走路蹒跚,站立不稳,有时会出现舞蹈病样运动。最后失去运动能力,慢慢死掉,而死前往往伴有大笑,因此被称作笑死病。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院报告,对死者的尸检发现,导致他们死亡的是大脑中突然出现小洞,后被称为“瑞士奶酪”。
笑死病的病因
一开始没人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病,直到美国医生卡勒滕·嘉杜赛发现,当地村民有分食死去亲人尸体的习俗,使得一种名为朊(ruǎn)病*在全村造成传染。这种病*可感染多个器官,已知的主要为脑髓,最终导致小脑和中枢神经病变,一旦发病,6个月至1年全部死亡,%的死亡率。
后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与澳大利的几位专家,合作共同研究这种疾病,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实笑死病与羊瘙痒症、人早老性痴呆属于同一病原感染,卡勒滕·嘉杜赛由此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而在世界卫生组织和澳大利亚*府的干预下,该部落这种风俗被禁止,这种怪病也就逐渐消失了。
结语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笑死病这一奇特的病例,让我们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奇妙之处,让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同时,也给人类的道德留下了一条不可触碰的底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