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调节力
01
调节力是什么?
调节力是指眼睛既能看清远处,又能看清近处景物的能力.调节是通过眼球同睫状肌,晶状体悬韧带和晶状体来实现的.当注视无限远处的目标时,眼球内睫状肌充分松驰,晶状体悬韧带牵拉着晶状体赤道部,使晶状体变得扁平;当注视目标移近时,睫状肌逐渐收缩,使晶状体悬韧带逐渐放松,晶状体籍其固有弹性使之趋向球形,凸度变大,屈光力增强,使近处景物的影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从而能够看清近处景物.
调节力与近视的关系
02
用什么来衡量
BCC:调节反应,它的正常值为+0.25~+0.75D。
>:调节滞后
<:调节超前
异常危害:引发视疲劳,导致度数加深。
NRA:最大放松能力(正相对调节),正常值为:+2.00D-+2.50D。
>:近视远用过娇
<:调节痉挛
异常危害:诱发斜视,视疲劳,导致度数加深。
PRA:最大的调节调(负相对调节),正常值为:-2.00D。
<:调节不足
>:正常且越大越好
异常危害:诱发斜视,视疲劳,导致度数加深。
AC/A:调节与集合联动性,正常值为:3-5个棱镜/屈光度。
>7,集合过度
<3,集合不足
异常危害:引发斜视,视疲劳,导致度数加深。
AMP:调节能力,正常值为:15-0.25X年岭
:调节不足
>:正常且越大越好
异常危害:引发视疲劳,导致度数加深。
调节灵敏度:紧张、放松灵活度,正常值:单眼11pm,双眼8cpm。
负片困难是调节不足,
正片困难是调节放松困难
异常危害:调节紧张放松能力紊乱,导致度数加深。
调节力的锻炼(之一)
03
反转拍
反转拍用于改变调节刺激,正镜减少调节刺激,负镜增加调节刺激,集合刺激保持不变,因而调节性集合的改变伴随着一个同等幅度但方向相反的融像性聚散改变。
使用方法
◎使用±2.00D的双面镜,20/30E字视力卡,在40厘米处,记录1分钟内周期数。
◎正常值:单眼11个周期/分钟,双眼8个周期/分钟。
(+2.00D加上-2.00D翻转一次为1周期,+2.00D和-2.00D单独翻转一次为0.5周期)
◎常规训练方法
1,在40厘米距离处放置视力卡,一般为20/30或20/40、20/50。
2,准备±2.00D的双面镜,(如果不能看清楚,请使用±1.50D)。
3,准备视力卡中RockCard(单个字母卡),逐渐训练到3个字母卡、4个字母卡、5个字母卡。
4,将+2.00D先放在眼前,快速翻转±2.00D的双面镜,要求必须看清视力卡上的字母。
5,按照字母卡上1-40号的顺序依次大声读每一个字母,反复翻转±2.00D的双面镜,最好是尽可能快的跟随镜片翻转,并始终保持阅读物字体的清晰。
6,单眼和双眼都要训练,每天训练1-2次,每次10-15分钟。
7,训练直到反应时间不能少于1周期/3秒,也就是每一分钟翻转20周期,双眼的差别要小于2周期。
8,一般15天为一个训练疗程,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锻炼方法有多种,还是要结合科学的方法去训练,在训练前应当先检查相关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