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度数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散瞳1
TUhjnbcbe - 2021/7/3 6:02:00

临床上经过验光检查,连医生有时会说,“那我们先散瞳,再查查看”

这里的散瞳是什么意思呢?

先来看看瞳孔吧,所谓瞳孔就是我们常说的瞳仁,我们和家人朋友们互相对看的时候可见的对方眼睛里的黑色圆形的位置就是。

左图的瞳孔是我们平时通常的瞳孔状态,圆形的,大小约3mm,右图就是瞳孔散大后的状态,黑色的瞳仁特别大。

为什么要把瞳孔散大呢?

其实视光医师说的散瞳不是真正为了散瞳,是为了麻痹睫状肌,因为睫状肌和瞳孔的开大肌肉非常相关,麻痹睫状肌的时候瞳孔就会被散大,但是睫状肌通常情况下肉眼并不能看到,而瞳孔的开大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所以临床上为了通俗易懂就称为散瞳。

那又是为什么要把睫状肌进行麻痹呢?

这是因为有部分就诊者的睫状肌力量特别强,导致调节力强,在检查的时候调节放松不下来,容易出现调节波动,导致测量度数偏差,为了精确检查出实际屈光度数,需要对这部分人员(主要是具有内斜视、中度或高度远视眼、混合性散光及低龄儿童)进行睫状肌麻痹剂消除调节影响,从而进行准确的矫正。

那是否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进行散瞳(睫状肌麻痹)呢?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进行散瞳(睫状肌麻痹),有些孩子已经经过细致的检查,散过了,排除了睫状肌紧张的影响的话就不不需要散了。还有些情况是虽然需要进行散瞳(睫状肌麻痹),但是因为孩子特殊的体质不能进行的。

那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散瞳(睫状肌麻痹)操作呢?

比如孩子患有以下情况的:儿童心脏病、颅脑外伤、痉挛性麻痹、唐氏综合征、癫痫以及对药物成分过敏者,浅前房有青光眼风险者。

这些都不能进行散瞳操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