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再访陆丰发现,经过连续三年的高压打击整治,曾经猖獗一时的制*犯罪已得到遏制,*品价格飙升、窝点数量下降折射出*情已从失控到可控、从可控逐步显现“拐点”。
然而,涉*人员外流和经济发展滞后依然对铲除“*瘤”形成严峻挑战,严打高压态势也不可能不计成本、长期持续。对既是欠发达地区又是涉*重点地区的陆丰来说,借强势整治契机推进产业发展与民生建设,方可破除反反复复“捞偏门、走邪路”问题。
1
制*萎缩“*霾”渐散
陆丰是广东汕尾市管辖的县级市,年和年两次被国家禁*委列为涉*重点整治地区,年年底因制*问题严重继续“戴帽”。当地“三甲地区”(甲子、甲东、甲西三镇)的博社、西山等村制贩*犯罪曾达到“产业化经营、公开化生产”的程度,一度成为我国冰*的最大来源地。
“以前部分村民对禁*工作有抵触情绪,现在对清理清查、宣传教育比以前配合得多,有的还主动举报涉*线索,有的劝说涉*人员投案自首。”博社村支书蔡龙秋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三年来村内再没发现过制贩*现象,有村民闻到酸味以为是制*,打电话向村“两委”举报,调查发现只是有人在酿酒,说明村内村民禁*意识有所提高。
驻村干警李坚招说,以前进博社村侦查如同“做贼”,曾多次遇到干扰、阻挠甚至暴力抗法。如今所谓的涉*“堡垒村”和“重点村”都已不复存在,公安民警、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再没有遇到类似现象。
博社发生的变化,是当前陆丰制*犯罪持续萎缩的缩影。《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陆丰市公安局获取的最新信息显示,年以来当地共捣毁制*窝点40个,同比下降41.2%,而且这些窝点多数都只制成了数公斤结晶体,属于零星制*行为。
“年虽然缴获冰*数量超过2.5吨,但其中有2吨是年初从一艘渔船上一次性缴获的。”陆丰市公安局禁*大队大队长詹振标说,由于“货源紧缺”,本地冰*“出厂价”从年下半年的元/千克左右已经上升至如今的00元/千克左右,陆丰已不是“制*天堂”。
更令当地禁*工作者感到振奋的是,通过创新宣传、加强教育,民间禁*意识大幅提升,为打击*品提供了强大动力和诸多线索。据陆丰市*府新闻办主任*贤嘉介绍,近年来,陆丰通过公益广告牌、宣传栏、横幅、标语等传统途径宣传禁*,成立禁*宣传志愿者服务队、打造禁*漫画文化墙、在中小学开设禁*法制教育课,不断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