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与基因有关?
接下来,
就为大家解开基因科学的神秘面纱吧~
一、了解近视
近视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近达7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结果显示,我国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14.5%,小学生近视率36%,初中生近视率71.6%,高中生近视率81%。大学生总体近视率超90%。发病率居然仅次于日本,占世界第二位。
二、什么是高度近视?
一般我们认为近视程度高于6.00屈光度,则称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呈进行性发展,到晚期可发生。退行性变,视力会逐渐减退,且配镜不能矫正。
三、高度近视一定会遗传吗?
据相关资料显示,近视眼的形成,遗传因素占60%,环境因素占40%。
从染色体基因角度看“有研究表明我国高度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女%为高度近视;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50%为高度近视”。
四、高度近视有哪些危害呢?
高度近视的最大危险是眼底病变,最终可使视力丧失,由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权威数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近视患者中15%有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并发症,其中的20%高度近视患者因此类病变致盲。
五、近视的分类:
近视主要分为生理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生理性近视主要是指发生在发育期或者成人后的近视,它的本质是一种屈光现象,不是眼疾,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相对较小。
而病理性近视,发生的时间比较早,一般在5~10岁的时候就会发生,并且发展迅速,很难矫正,到成人时可能近视高达度,并且这种近视会遗传给孩子。可能性会大一些,因为病理性高度近视带有特定的家族遗传性。
那病理性近视的危害有哪些呢?
自幼便患病理性近视,容易出现弱视、斜视。患青光眼和白内障的风险也较高。眼底病变:视网膜变性裂孔和脱离、*斑出血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因此家长对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或许有人会问,我的近视度数也很高呀,为什么我没有引发并发症呢?
戴镜时间越长、近视发展缓慢、年龄较大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越小,其原因有可能是近视患者的年龄很小,其眼球的可塑性越强,而年龄偏大且近视程度进展较快者,就容易发生近视眼并发症。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的近视度数特别高而未发生并发症的原因。
对于一个初患者或低度近视患者,他的近视是否具有遗传性?遗传的程度多大?不能等到度以后才去断定是遗传性近视,可以到专业的机构进行基因检测。
目前,人们利用基因检测这种手段主动去预防疾病的发生已越来越普遍。
下面就给大家爆一个料吧~
重点来啦!!!
深圳靶向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了国内第一个眼基因检测芯片,采用PCR扩增技术,对个视力热点基因个位点进行捕获,精准捕获0.01的突变。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是否有高度近视相关易感基因突变,有针对性的预防,延缓或避免高度近视的发生。
六、重点检测人群
1.有高度近视、眼底病家族遗传史者
2.幼儿视力异常者
3.用眼过度、屈光不正者
七、如何进行预防保健?
1、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不宜长时间看电脑,玩手机,多参加户外活动。
2、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下降要及时诊治,近视程度加深时要及时重新验光配镜。
3、如果有近视眼家族史,应尽早检查,及时预防近视发展。
4、高度近视很有可能发展为病理性近视,因此高度近视患者建议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
END
即便是病理性近视,也是从无到有,度数也是从低到高发展的。在近视刚刚出现或未出现时就做基因检测,深入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不仅可以筛查儿童的近视风险,还能够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如果等到近视眼并发症发生了再去着急,有些损失就永远无法挽回了。
靶向基因?服务“视”界
早预防,早干预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