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度数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聪聪老师讲汉字第2课从ldqu
TUhjnbcbe - 2021/4/25 19:56:00

?头是一个人身体中至高无上的部分,所以,汉语中经常用“头”这个显眼的部分来代替整个人,比如,数人头、冤有头债有主等。“头”这个字是战国时才产生的。

(战国印文)(小篆)(繁体)(简化字)

??战国印文中的“头”,上部是“页”(也是“头”的意思),下部是器皿“豆”,表声;小篆中的“头”,将“页”移到了“豆”的右边,变上下结构为左右结构,繁体“头”继承了小篆的写法。

??在“头”出现之前,古人常用“首”来表示“头”的概念。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

“首”是象形字,甲骨文看起来像兽头的侧面,金文用眉头和眼睛表示整个人头,小篆的形体承接金文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首”,“首”的本义是头,许慎《说文解字》:“头,首也。”

古时作战,常常会说取下敌人的首级来论功行赏,首级就是人头的意思。由“头”又引申出一伙人的头目为“首领”。如,

群龙无首,意思是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做坏事的头子就称为“罪魁祸首”。

由“头”又引申为“第一”的意思,如,首先、首次、首屈一指、首当其冲等。

还有个字“页”,本义也是头。

??甲骨文“页”的上部像一个头,中间有眼睛,头顶有三根毛,头下是朝左半跪的一个人身。“页”也是个部首,汉字中,由“页”所组成的字,大都与“头”有关。如:胡须的“须”,脖颈的“颈”,“额头”的“额”,表示“头顶”的“颠”等。

“头”出现在一个人身体最显眼的部分,头部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五官”了。精致的五官常会使一个人的面貌显得更为出众,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面部五官,主要指:眉、目、口、鼻、耳。

??甲骨文中的“眉”,下部是眼睛的象形(横目),眼睛上面卷曲的毛发,象征着眉毛。

“眉”生长在眼睛上面,所以,在上面的往往称为“眉”。如,

在书页或文稿的上端空白处写上评语、批注等,就是“眉批”。

人们在高兴、忧愁、生气时,眉毛会有不一样的“表情”,所以,汉语中有很多用“眉毛”来表达感情的成语,如:眉开眼笑、眉飞色舞、喜上眉梢、愁眉苦脸、迫在眉睫、燃眉之急、横眉怒目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传递多种情感。由于古代汉语中以单音节词为主,所以,古人表示“眼睛”这一概念时,用的是一个字“目”。

甲骨文中,当“目”竖起来时,已经不再表示眼睛,而是“臣”。

当一个人低头向上斜视时,眼睛便会竖起来,而低头斜视的人一般都是受到牵制,侍奉主人的奴仆。在古代,奴仆在主人面前都要点头哈腰,唯命是听。同理,君王在朝,服侍君王的臣子也都是低着头,诚惶诚恐地注视着他,随时听候差遣,唯恐遗漏了君王所释放的讯息。这一类人便是“臣”。

??人们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来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古代汉语中的“自”就是依照鼻子的外观造的。后来,“自”被借用当做“自己”的意思,所以就在“自”的下面,加了一个表示声音的符号“畀(bì)”组成新的形声字“鼻”来表示“鼻子”这一事物。

“鼻”后来引申为“创始”的意思,如,鼻祖;同时,汉语中常用与“鼻”有关的成语或俗语来表情达意,如,表示轻蔑用“嗤之以鼻”;表示傲慢用“鼻孔朝天”;表示百般挑剔用“横挑鼻子竖挑眼”;表示碰了钉子用“抹一鼻子灰”;表示观点、立场一致用“一个鼻孔出气”;表示做事抓重点、抓关键用“抓牛鼻子”。

……

??我们每天吃饭、喝水、读书、讲话都离不开嘴巴,古代汉语中表示“嘴巴”的词是“口”。

“口”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中的“口”看起来像是嘴巴张开的样子,由上、下嘴唇和两个嘴角组成。“口”也是一个部首,以“口”为偏旁的字一般都跟嘴巴有关,如:叫、问、吃、喝、咀、嚼、吻……

??晋朝读书人郭象,他善于思考问题,把书本上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谈话上,他经过潜心研究老子、庄子的学说,不愿意做官。他谈起话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人们对他很敬佩,评论他的谈话好像“悬河泻水,注而不竭”。这就是成语“口若悬河”的由来,后来,人们常用“口若悬河”来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耳朵,是人类的听觉器官,小朋友们拥有一双大大的耳朵,是不是聪明的象征呢?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

“耳朵”的“耳”也是个象形字,甲骨文中的“耳”画的就是耳朵的样子,金文中的“耳”就更像耳朵的样子了,演变到小篆,就接近现在的“耳”字了。??

“掩耳盗铃”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尊重客观现实,不能闭目塞听,自欺欺人,否则,只能自食其果。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民间,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聪聪老师讲汉字第2课从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