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在想什么,说说你是怎么想!
想要配一副佩戴舒适的眼镜,验光、加工配镜的技术、镜片镜架的品质都是影响一副眼镜好坏的关键,缺一不可。
不过,随着人们对视觉质量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配眼镜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验光,因为验光是配镜的基础,只有准确的测量,才不会影响视力的矫正效果。
这一观念的形成,直接导致许医院检查,再加上网上销售眼镜的市场越来越大,年轻消费者更愿意实体店验光、网上配镜,如果开一家只验光的门店,会有市场吗?以下是大家的讨论。
Renah:要知道,普通眼镜店为了招揽生意,一直以来,都是免费验光,“免费”二字已经根深蒂固了。洪路呈:为了得到精准的度数、细致的服务,不惜多花金钱的人有没有呢?肯定有,但是数量很难支撑起一桩生意。从任何因素来衡量这件事,个人认为,能生存已经是奇迹了,赚大钱很难指望。幽宥: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付钱,你给处方,如果其他地方验出的度数一样,还好说,不一样,你就得给我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人生如棋:预计你的咨询量会远大于业务量。视光师金鑫:我们这边听业务员说,有人开过专业验光的门店,半年左右就没了消息,因为根本没法盈利。章伟忠:需求是存在的,多年前我曾去过香港一家类似的机构,他们已做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内地市场的难点在于:1.如何让顾客知道?市场推广费用就非常昂贵;2.如何让顾客医院或视光中心?口碑积累非常慢;3.如何让顾客医院或视光中心的检查费用?以现在的运营成本计算,医院、视光中心一样却没有他们的客流量,必亏无疑。打假狂人:开店,首先要想想如何去盈利。单纯验光门店,我认为验光收费至少要元左右,低于这个价格,店铺将面临倒闭的风险。美云咕咕:这确实是眼镜行业将来的趋势,但是开这样的店,会有多少生意,能不能生存是第一个大问题。验完光之后去别处配镜,要是戴上不舒服或不清晰,产生了纠纷怎么办?这是第二个大问题。要是事先声明不负责眼镜的舒适度和清晰度,那么顾客还会来验光吗?听说发达国家有这样的,那么为什么他们所处的环境能让他们生存呢?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呢?东正:我觉得可以做起来。门店面积不用太大,室内装修一定要专业,受众定位高消费人群,且全部让专业验光技师为顾客验光,采用进口设备。前期宣传力度一定要大。可儿:跟医院、视光中心比,这类店铺优势在哪儿?顾客在心理上会更信任吗?去医院就好,干嘛非要来只提供验光的门店呢?顾客两头跑不嫌麻烦吗?林晓武:我觉得这样不可行,业务太单一了,以现在消费者的观念,很少人会花几百元去体验验光服务,如果光做验光业务,就必须有很专业的设备和人才。再来,售后怎么处理呢?顾客干脆去眼镜店算啦,何必这么麻烦呢?double的邂逅:眼镜店如果把配镜业务分割出去,不仅完全失去顾客粘性,更是把消费者往别人怀里推。吴所畏:大家其实可以换一种思路看待这个问题。首先这种模式很少有人尝试,毋庸置疑,市场潜力很大,此类验光店有两条路可走:1.给线上的网店做服务,让他们将你的验光店地址放在网页中,如果有需要验光的客人就推荐到店里来,收网店的服务费或者抽成;2.收取顾客验光费,现在年轻消费者在体验过线上配镜后,会继续选择线上,毕竟价格摆在那里。如果将验光点开成连锁的形式,辐射范围更广,盈利完全没问题。J大小人儿:随着社会大众对眼睛重视程度的提高,专注于验光的门店,应该有市场。比如一些比较复杂的近视度数(近视+散光+老花+斜视+弱视),一般眼镜店的验光师是无法验配的,这时候你的存在就有了意义。杜秋先生:开专业验光门店完全靠谱,与国际接轨,就目前眼镜行业境况而言,传统眼镜店的架构解体是完全可能的,价格不要一刀切,分层分级收费。文太分:即便有专业的验光技术,顾客在外加工的眼镜不舒服又该找谁呢?那时顾客必然首先怀疑验光,找验光还是找加工?这类问题该如何处理,会不会踢皮球呢?Julre:只验光肯定不行呀,验光的目的是配镜,你要顾客从别家配镜吗?换位思考一下,好比医生只告诉患者你得了什么病,却不给患者开药,也不问吃没吃药,更不问吃药后效果如何,后面的全都不管了。刘佳俊:据我所知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对验光师的资质要求是很严格的,然而在国内取得验光师的从业资格证却比较简单,这导致了行业内的验光师水平良莠不齐,很难判定技术价值,消费者已经形成了“验光是配镜的赠送服务”这个观念了。洪路呈:观念我十分支持,但目前事实就是,国内眼镜行业离发展到这个程度还有距离。以上讨论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汇编:小美
排版:陈薇
投稿/新媒体合作
hly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