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送日期:08/12/
OMIM号:
疾病:Li-Ghorbani-Weisz-Hubshma综合征(LI-GHORBANI-WEISZ-HUBSHMANSYNDROME,LIGOWS)
基因:KAT8
Li-Ghorbani-Weisz-Hubshman综合征(LIGOWS)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以全身发育迟缓、轻度至中度智力发育受损伴随语言发育迟缓、轻微畸形为主要特征。受影响个体可能存在行为异常,在数字、理解某些概念(如金钱)方面存在困难,有些患者可能存在癫痫症状。脑成像常显示脑室增大、胼胝体薄、灰质结节性异位,提示存在大脑皮层发育异常。也可能出现其他可变附加特征(Lietal,)。LIGOWS由16p11染色体上KAT8基因()的杂合突变引起的。在8例LIGOWS患者中发现了KAT8基因新生杂合突变。另一名患者(T9)携带KAT8基因新生复合杂合变异,提示可能存在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不完全外显。
临床表型
头部和颈部:
面部:非特异性可变的畸形特性
耳朵:低位耳、耳发育异常
眼睛:眼距窄、内眦距增宽、内眦赘皮、睑裂上斜、上眼睑丰满、内斜视、远视
鼻子:鼻梁塌陷、高鼻梁
嘴唇:嘴唇丰满、嘴角下垂、张口
骨骼:
手:小指弯曲
脚:重叠趾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全面发育迟缓、延迟行走、步态不稳、精细运动发育迟缓、轻度至中度智力发育受损、语言发育迟缓、癫痫发作(部分患者)、脑成像异常(部分患者)、心室扩大、白质体积减少、胼胝体薄、室管膜下灰质结节性异位
行为精神表现:自闭症特征(部分患者)、多动症(某些患者)、数字或金钱价值理解困难
其他:
表型可变、新生突变、已报到8名无亲缘关系患者(近期报道年8月)
分子基础:
由赖氨酸乙酰转移酶8基因突变引起(KAT8,.)
临床案例
Li等()报道了8个无亲缘关系患者,年龄在2-18岁之间,表现为智力发育受损。这些患者通过国际合作和数据库查询确定,例如GeneMatcher和DECIPHER。患者在出生后的几年里出现全面发育迟缓导致走路延迟,通常会出现步态不稳、精细运动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伴随语言延迟。认知障碍程度从轻度到中度不等:其中2例患者智商为50和55;多数患者在数字或金钱价值的认知上存在困难;1例患者患有多动症;1例患者患有自闭症;五例患者癫痫发作;1/6患者只发生高热惊厥。其中在7例接受研究的患者中有5例脑成像异常,包括脑室扩大,白质减少、胼胝体薄、室管膜下灰质结节性异位、神经元迁移缺陷,其中一名患者可能存在多小脑回。多数患者存在非特异性和可变的畸形特征,例如眼距过窄、内眦距增宽、内眦赘皮、睑裂上斜、上眼睑丰满、内斜视、低位耳或耳发育不良、鼻梁高或鼻梁塌陷、嘴唇丰满、嘴角下垂、张口、小指弯曲及重叠趾。少数患者存在视力问题,其中大部分是远视。
分子遗传学
杂合新生突变:
Li等()在8个无亲缘关系的LIGOWS患者中,通过外显子组测序结合Sanger测序,鉴定出KAT8基因新生杂合错义突变。体外功能表达研究表明,突变表达水平正常,可以促进与野生型相同量的MSL蛋白表达(见MSL1,),但所有突变体与对照组相比,均导致H4K16蛋白的乙酰化受损,这些发现提示表观遗传调控在大脑皮层发育中有重要作用。
待确认:
Li等()报道了一个具有比其他患者更加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的4岁的女孩(T9),携带KAT8基因(KX、RC)无义突变、错义突变组成的复合杂合突变。父母无临床表现,他们为其中一个突变的杂合携带者。体外研究表明,RC突变会破坏H4K16乙酰化,无义突变诱导基因表达困难,但提示了核定位异常,且不能促进MSL蛋白表达。作者推测此变异截断了蛋白的催化结构域,导致蛋白功能丧失。检测结果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外显不全,并推测了不同突变的可能致病机理。
动物模型
Li等()发现,大脑特异性敲除Kat8基因的小鼠表现为产后生长受损、多动症和早逝。分析不同发育阶段的突变小鼠胚胎,发现大脑发育不全伴皮脂层缺损、神经元分化异常伴神经祖细胞减少、神经元异常迁移。这些缺陷与细胞增殖受损、细胞凋亡增加、体外神经球形成缺陷,以及脑皮层神经上皮中H4K16丙酰化和乙酰化降低有关。
参考文献
LiL,GhorbaniM,Weisz-HubshmanM,etal.Lysineacetyltransferase8isinvolvedincerebraldevelopmentandsyndromicintellectualdisability.JClinInvest.;(3):-.doi:10./JCI.
10年丰富临床服务经验分子遗传学检验领导品牌提供全技术平台解决方案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信息分析体系内容丰富贴近临床的检测报告业内最短的报告周期专业的遗传咨询服务体系北京康旭医学检验所海淀区杏石口路益园文创基地C区10号楼-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