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近视是不能治愈的。
大多数家长,都会特别注意学龄期的孩子,以免他过早近视。
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学龄期才是近视发生几率最高的时候。
但是随着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很多宝宝从早到晚都在捧着pad、手机玩,学龄前儿童的视力问题也日渐严峻。
所以哪怕是学龄前儿童,保护眼睛也依然应该拥有姓名,甚至应该更严格。
1为什么学龄前儿童
需要保护视力
前段时间,医院眼科主任曾在采访中表示:学龄前儿童尽量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学龄前儿童眼睛保护应该比学龄期更严格,每次不能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国内一直把用眼问题放在了学龄期的孩子上,但是殊不知,学龄前的近视问题也在日渐严重。
学龄前一旦近视,也是不可治愈的。
在19年4月时,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就曾联合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近视后,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
如果在学龄前就忽视近视问题,那到了后期,只会增加宝宝近视的概率和度数!
2学龄前如何预防近视?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让宝宝尽量不近视。
◆重视学龄前视力保护
很多家长对于学龄前的儿童,还是保持着无所谓、没关系的态度。
但是在0~3岁的阶段,宝宝可能会面临一些影响视力发育的眼病,比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斜视等。
有些病是会影响宝宝终生的,所以还是要定时检查,尽早排查,尽早解决。
还应及早检查度数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可以使用儿童视力表检查视力。
一旦发现有异常,尽早干预。
◆重视远视储备
孩子生下来的时候,眼球相对较小,需要慢慢长大。
宝宝在视觉发育正视化过程中,会有正常的远视眼状态,被称为远视储备。
远视是刚好和近视相反的,对宝宝来说是一件好事,就算他视力开始变差,也不会一下近视,因为还有空间慢慢恢复。
就好像有一笔钱存在银行,还有得花。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都会带着度的生理性远视,而后逐渐下降,到12岁左右恢复正常。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远视储备,大家可以自行核对。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远视储备的数值是通过散瞳后的数值,未经散瞳测量的数值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所以要定期检查远视储备的情况,一旦发现远视储备过低,就要及时干预,避免过早发生近视。
这也是预防近视的重点。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如果要看动画片什么的,可以投到电视屏幕上看,以保证足够的距离。
实在不行,看PAD时间一次也不要超过15分钟。
美国儿科学会也一直建议,18个月以下的宝宝需要绝对避免看电视。2~5岁的宝宝每天对着屏幕的时间也不应超过1小时。
◆保证足够的户外运动时间
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或者每周10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如果每周累计的时间能超过15小时,效果会更好。
户外运动的好处多多,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带宝宝出去玩,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呦。
宝宝年龄越小视力越容易受到损害,等到孩子已经近视了,就来不及了。
预防近视,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做起。
责编:张苗医学审核:张睿图片/视频来源:网络/宝宝呵护漫画组,侵删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