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简而言之,就是当平行光线经过调节放松的眼球折射后,所形成的像并未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了其后方,造成了一种屈光状态。从上图可见,无论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其成像位置都偏离了视网膜,因此都归类为屈光不正。然而,与近视眼有所不同,远视患者通常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将成像调整至视网膜上,从而获得相对清晰的远距离视力。然而,这种过度调节往往导致视疲劳的发生。为了矫正这一问题,远视患者通常需要佩戴凸透镜,以使光线正确折射,成像至视网膜上,进而减轻视疲劳的症状。
二、孩子的眼轴与远视远视可分为轴性远视和屈光性远视,而孩子中,轴性远视是较为常见的情况。新生儿眼轴的平均长度约为6mm,而正常成人的平均眼轴长度则为24mm。由此可见,婴儿的眼轴相对较短,几乎都是远视眼,但这种远视状态是生理性的,属于正常范围。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眼轴会逐渐变长,最终发展为成人阶段的正视状态。以下是不同年龄段与生理性远视的参考值对照:
年龄生理屈光度(D)
请注意,这里提供的参考值仅适用于了解眼轴与远视的一般变化趋势,具体数值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5岁儿童,其生理性远视的参考范围为+2.0至+2.20D;27岁儿童,该参考范围调整为+.75至+2.00D;至8岁时,远视度数参考值为+.50D;岁则为+.25D;0岁时,远视度数下降至+.00D;到了岁,这一数值进一步降至+0.75D;而到了2岁,生理性远视的参考值则变为+0.50D。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年龄段儿童应有的远视度数范围。若孩子的远视度数超出或低于这些参考值,那么可能存在异常情况。因此,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