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验光配镜,一定要散瞳吗?
许多家长朋友们带孩子检查眼睛的时候,都听说过“散瞳”,但散瞳具体是什么,有无什么注意事项,可能不太清楚了。我们来聊清楚“散瞳”的问题吧~
1什么是散瞳?伤眼吗?
“散瞳”,是“散大瞳孔”,通过滴睫状肌麻痹的散瞳药,把瞳孔放大,也是放大黑眼珠中间的孔,把周边紧张的睫状肌放松下来。因此散瞳目的也简单了:放松眼睛,准确检查。家长朋友们也可以放心,散瞳作为一种检查的方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是不伤害眼睛的。
既然是放松瞳孔周边的肌肉,那什么情况下,需要“放松”呢?
1.初次验光—需要放松
孩子刚开始出现近视,初次验光,可能会出现眼睛肌肉紧张的情况,为了排除紧张,目前比较共识的方式是:孩子初次验光,需要滴用散瞳眼药水,去除“假性近视“。简单理解,“假性近视”是由紧张引起的虚高度数。通过散瞳眼药水把眼睛放松下来,“假性近视”的虚高度数消失了,得到真实的准确的近视度数。所以,“假性近视”是根本不需要治的,滴3滴散瞳眼药水便“治的好”了。而之后常规的半年验光复查,不需要每次散瞳了。
2.度数突增—需要放松
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每年的度数几乎都在稳步增长。但如果某次检查起来,突然增加了许多度数,比如2个月涨了多度,2个月视力下降了许多,这是异常了,这种度数突然增加的异常表现,也需要散瞳放松,来排查异常的度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远视+弱视—需要放松
比起近视,远视的眼睛是更难放松的,验光也是更难验准的。尤其是超过度的中高度远视,或者远视伴有弱视,远视伴有斜视的小朋友,眼睛都需要放松下来,才能准确远视的度数,和弱视的程度。
初次验光,度数突然增加,远视和斜视弱视,以上这三大类情况,以及医生检查后认为需要放松的其他情况,都需要散瞳后验光,那怎么散瞳呢?
2快散?慢散?
对于“初次验光排查假性近视;度数突然增加“这两类近视问题的散瞳,医院,当场滴用几滴散瞳眼药水,30分钟后瞳孔散开了,当场可以准确验光了,所以叫“快“散。
对于“远视+弱视/斜视“这类的问题,是医生开具散瞳药带回家,在家涂3-5医院或者视光中心复查验光的,所以叫”慢“散。
3散瞳注意事项
1.“遵医嘱”:孩子的年龄不同,近视远视弱视的程度不同,药和用量都是不同的,都需要由眼科医生或者视光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指导使用的。并且“快散”和“慢散”,都是为了检查结果准确,而不是治眼睛问题,所以家长朋友们不要自行购买药,凭想象使用。一句话,听医生的!
2.“看不清”:瞳孔散大后,看近处不清楚了,需要等到散开的瞳孔,缩回正常大小,看东西才恢复正常。
3.一般来说,“快散”后,大约6-10个小时后,瞳孔会缩回去,恢复正常。如果过了48个小时,瞳孔还没缩回去,看近处还是不太清楚,需要回诊复查让医生处理。
4.“慢散”后,会有2-3周时间,孩子看近都不清楚,因此建议需要“慢散“检查的孩子家长们,尽量安排在假期带孩子去检查,不要拖到快开学了才去散瞳,影响孩子开学后的看书写作业了。
当然,无论快散慢散,用药后也可能有眼睛轻微的红,不太舒服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避免阳光直射,同时让孩子多喝一些水,来加速散瞳药的代谢。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