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都渴望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看五彩缤纷的世界。然而现如今,我国儿童近视的年龄在不断下降,清晰的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远。
孩子近视年龄越来越小,家长越来越焦虑,如何预防近视,近视了到底怎么办?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预防近视最有效的方法。
众所周知,少看电视,多外出对于保护眼睛至关重要,然而除了这些,还有哪些知识被我们忽视,今天乐乐老师跟妈妈们聊聊关于近视的话题。
废话不多说,下面几个家长们常见的用眼困惑,逐个解答,希望能给大朋友、小朋友们一点帮助。
01、如何检查宝宝的视力状态?
对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因为年龄太小而不能配合常规视力表检查,因此,早期的视力缺陷常常被忽视。其实,儿童视力检查从婴儿期就要开始。
1、3岁以下婴幼儿的视力检查:
主要是观察其眼睛对光的反应和眼的注视运动。比如:
出生的婴儿,对强光应有闭目反应;
生后1-2个月就能明显地注视目标和追踪目标;
3-4个月以后,可以观察婴儿的视动性眼球震颤:用一个画有纵行黑白相间条纹的圆筒在其眼前旋转,如果孩子有视觉,眼球将追随圆筒的转动而做水平运动。
6个月的时候,婴儿可以通过视觉识别并分辨不同的物体了。
另外,用手掌遮挡住幼儿的一只眼睛时,如果引起孩子的反感,则提醒你被遮挡的眼视力较好,反之。则不会拒绝。这是一种用来判断单眼视力好坏的方法。
2、3岁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视力检查:
3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可以教宝宝认识视力表了,方便常规视力检查。
检查时要耐心细致,与幼儿沟通感情,争取得到孩子的信任及配合,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视力。
5岁以上幼儿的检查及标准同成年人。
02、查出近视、散光怎么办?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可以医院进行检查,评估视功能,一旦发现孩子有近视的趋势,及早干预。
一部分家长无法接受孩子变近视,仿佛天塌了,不给孩子正确的配镜矫正视力,反而开始找各种方法试图去治好近视。
但是,很遗憾,就目前的诊疗水平,眼睛近视了是无法逆转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帮助孩子减缓度数增加的速度。
给孩子检查视力,一般每年一次,青少年由于用眼频繁,可以半年检查一次,在检查过程中,家长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1:散瞳验光对小孩眼睛有害。
散瞳验光学名叫调节麻痹性验光,12岁以下儿童和远视眼一定要用。
调节麻痹性验光就等于测量山的高度必须从海平面算起一样。药物对眼睛无害且有时是用作治疗的一种方法,用时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误区2:度以下的近视眼就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不需要戴镜。
判断是否为假性近视必须经过散瞳验光程序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戴镜必须经过专业医生诊疗后才能决定。
误区3:裸眼视力低就是近视或者弱视。
5岁儿童矫正视力低于0.5,6岁低于0.6,8岁以上儿童低于0.8才称得上弱视。
误区4:散光是治不好的。
眼球不呈球型,呈橄榄球型变得没有中心了,就是散光。
大多数小孩子的散光是天生遗传的,但是也不排除某些孩子散光是后天形成的,比如眼部受到外伤。轻度可不用治疗,但中高度需要通过佩戴矫正眼镜、行角膜屈光手术等方法来治疗。
误区5:青少年近视只要戴眼镜就好,无需治疗。
错。配眼镜只能抑制近视发展的速度。家长还要做的是采取正确有效的矫正方式预防和控制孩子近视度数的增长。
误区6:戴上眼镜,度数就越来越深。
错。只要导致近视的诱因还在,近视度数就会不断加深,这与是否戴眼镜没有直接关系,一旦发现孩子近视,要尽早就诊,并在医生的帮助下,为孩子验光配镜。
03、蓝光眼镜到底有没有用呢?
蓝光就是可见光中的一种,蓝光的特点是波长很短,能量高,穿透力强。目前研究表明,在白天,蓝光对人体是有益的,它可以让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反应更加敏锐。
而到了晚上,这种效应就变成了危害,夜间过多的蓝光会打乱人的正常睡眠周期,让人难以入眠。
虽然有动物和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证明:暴露蓝光下,会引起视网膜的损伤。但这是高强度的蓝光照射,和实际生活场景不同。而且动物和细胞实验的结论是否能迁移到人体,还是有争议的。
蓝光最主要的来源是太阳光,LED光源也会发出蓝光,电脑和手机屏幕也不例外。
那么,我们应该担心电脑和手机等电子屏幕的蓝光吗?
答案是:不必要。
首先,电脑和手机屏幕虽然会发出的蓝光,但非常微弱。
根据当前的研究,没有证据显示来自电脑和手机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损害,所以不用担心眼底黄斑变性等问题。
其次,根据目前研究,用防蓝光眼镜对改善视力、缓解视疲劳、提高睡眠质量、保护眼底黄斑的效果,缺乏高质量证据支持。
那么,为什么在看电脑或手机屏幕过久之后眼睛会不舒服呢?
这种不舒服的症状主要是由人们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的时间太长导致的视疲劳引起的,屏幕本身不会对人的眼睛造成影响。大多数人在看屏幕时眨眼的次数会不自觉的减少,导致视疲劳和眼睛干涩,这和屏幕里的蓝光没有关系。
要减轻这些症状,建议在看电脑或者手机时,可以采用以下原则:
1、调整屏幕,以稍向下凝视的角度最佳,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眼球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避免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眼睛干涩。
2、使用“20-20-20”法则定期休息:每隔20分钟,眺望20英尺(约6米)远处的物体20秒。
3、如果屏幕比周围的光线明亮多了,那么眼睛必须更加努力才能看清楚,所以建议看电脑或者手机的时候不要关灯。
4、限制婴幼儿、儿童电子产品的使用。对于视觉正在发育的宝宝而言,限制电子产品的时间和使用次数至关重要,不要把电子产品当成哄娃的保姆。
05、预防近视最简单的办法?
预防近视最简单的方法,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除了众所周知的护眼和用眼卫生常识外,此处只强调一点:户外活动是唯一全球公认可以预防近视的最有效的方法。
每天至少1小时户外运动,能够2~3小时更好,不是夜间运动,而是在日光下,这是非常有效的自然疗法。
充足的阳光有助于眼球巩膜的“加固”,还能够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控制近视的发展。
小朋友从出生开始,都是处于远视的状态,一般十岁左右,会完成从“远视眼”到“正视眼”的转变,也就是眼睛的屈光状态和眼球长度刚好匹配,眼睛没有什么度数。
在完成这个“正视化”之前,眼睛是有一点远视度数的,也就是“远视储备”。远视储备非常关键,是孩子近视的预测指标,远视储备消耗过多,有可能会较早出现近视。
精华总结
1、就目前的诊疗水平,眼睛近视了是无法逆转的,如果孩子近视了,该治疗就治疗,该配眼镜就要配眼镜,不要耽误。
2、不少家长把孩子近视怪罪在电子产品身上,其实,只要是近距离用眼,不管是玩电子产品还是看书学习,都会增加用眼负担,增加近视风险。
3、给孩子养成使用“20-20-20”法则,定期休息:每隔20分钟,眺望20英尺(约6米)远处的物体20秒,防蓝光眼镜没有必要。
4、给孩子建立眼部健康档案,定期检查,记录他们眼球发育和屈光度数情况,尤其是远视储备是否正常,可以及早发现孩子平常的用眼习惯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危险因素。
5、增加户外运动时间,每天在户外呆2个小时(或一周累计10个小时),不是夜间运动,也不是室内,而是日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