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接受视力检测。由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等因素导致用眼过度,青少年学生近视患病率与日俱增。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淑娅艳粉
随着疫情过后我市中小学生全面返校复学,不少孩子暴露出视力问题,到医院眼科检查眼睛和视力的孩子明显增多,为了不耽误学习,一些孩子不得不戴上近视眼镜。眼科专家分析,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度过了一个超长假期,玩电子产品和通过电视、手机上网课、长时间伏案写作业都会对视力有一定影响。
孩子看东西总皱眉一检查近视度数近
就读于市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刘新(化名)是一个书迷,每当拿起书本阅读总是停不下来,累了就躺在床上接着读。可最近刘新的母亲冯女士发现,他看东西总是皱着眉、眯着眼。新学期复学后,刘新也反映看不清楚黑板。冯医院眼科检查,经过医学验光发现,他的双眼已近视近度了。
“原来没发现他这样看东西,放假期间在家基本上都是用电脑、电视、平板上网课。”刘新的母亲说,孩子年龄那么小,眼睛就近视了,现在想想觉得很后悔,没早点约束孩子不正确的用眼方式。
冯女士告诉记者,医院眼科她才发现,不少家长都带着孩子前来检测视力,近视眼的情况真不少。“这个超长假期,孩子们几乎天天宅在家里,无法出门参加户外活动,学校还开设了网上教学,孩子一直和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密切接触,视力怎能不受影响呢?”冯女士说。
医院眼科主任邓志峰告诉记者,医院检查眼睛和视力的孩子明显多了起来。其中,中小学生占大多数。“假期对孩子来说是身心放松的时间,但生活作息容易变得不规律,如果缺少家长的监督,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就会增加,再加上今年多了网课,学生们视力下降尤其明显。”邓志峰说。
预防近视要减少用眼时间养成好的用眼习惯
邓志峰介绍,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上网课,近距离阅读、写作业的时间较长,容易导致用眼过度。如果孩子不太注意坐姿、握笔姿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近视的发展。
邓志峰表示,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比如,学生读书写字时应当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胸口距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约3.3厘米)。“有些孩子习惯歪着头、斜着眼写作业,很容易引起近视或斜视。”邓志峰说,握笔姿势也在预防近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握笔时应能看到笔尖,不能让大拇指挡住笔尖。
生活学习中,学生应尽量减少用眼时间,建议每次学习40分钟后到户外休息10分钟或者远眺一会儿;不要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情况下读书;不要在晃动的汽车或公交车上看书;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因为电子产品会造成近视、干眼、视疲劳等情况。另外,在饮食方面,应该均衡营养,多补充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物。
除此之外,孩子还应保持充足的睡眠,让眼球处于充分的放松状态,医院进行正规的医学验光。“假性近视是由视疲劳造成的,可以通过休息、做眼睛保健操、中医按摩或滴缓解眼疲劳的眼药水等方式在一定程度进行扭转,而如果是真性近视,扭转概率就微乎其微了。”邓志峰提醒道。
如果眼睛已经近视用眼时就应该佩戴眼镜
生活中,很多家长会担心长时间戴眼镜会对眼睛造成一定影响,经常是配了近视镜有时戴有时不戴,那么到底怎么佩戴近视眼镜比较好呢?
邓志峰告诉记者,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近视度数低不用佩戴眼镜,但事实并非如此。家长发现孩子近视,应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眼科进行医学验光,配一副合适的眼镜,如果配镜不合适会在一定程度加深近视;但如果该配镜时不配,可能近视发展会更快。
“真性近视都应该配镜,只要用眼时就应该佩戴眼镜,跟孩子的近视度数没有太大关系。”邓志峰说。
邓志峰建议家长多领着孩子在户外进行活动,多接受阳光照射,增加多巴胺的含量,可有效预防近视。“家长、学校、孩子都应该重视。因为近视眼的人患上眼睛类疾病的概率要比不近视的大,而且对孩子将来择校、应聘等都有一定的影响。”邓志峰说,目前近视成低龄化、发展迅速的特点。
即将到来的暑假,对孩子的眼睛健康来说也是把“双刃剑”。如果家长足够重视,督促孩子养成好的作息、学习习惯,让眼睛得到充足的休息,可有效干预近视;反之,孩子若放任自我,长时间与电子产品接触,不按时休息,过度用眼,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