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AI机器人来东莞了
5秒就能测出孩子10年后的近视度数?
一起了解一下“黑科技”
▲现场展示的AI机器人
昨天(7月30日)下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医院、医院举行“青少年视力预测及筛防人工智能项目”签约授牌仪式。
点击观看视频↓↓
00:445秒即可预测10年后近视度数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科首席科学家林浩添教授表示,这个AI机器人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团队联合全国多家医疗机构,整理了10年百余万次的近视眼医学验光大数据而研发出来的。机器人揭示出真实世界青少年近视眼发生、进展与稳定的规律。
3年内预测的准确率达90%,10年内准确率80%以上。此外机器也可提前8年有效预测高度近视,为近视眼的精准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眼病筛防智能项目落地东莞
在中山眼科中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科的指导下,医院与医院完成了项目未来5年的数据收集方案的制定与优化,并根据中山眼科中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科的质量要求安排人员负责一年一度的屈光筛查与数据采集工作。
同时,医院将在近视筛查平台上长期提供近视筛查服务,保证学生的眼健康资料每年至少一次进行更新与存档。
在开发完成可供学生家长、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及筛查学校和地区使用的ZOC多中心近视防控平台之后,参与筛查的学生将能进行标准调查问卷填写,查看每年屈光档案,远程使用人工智能软件预测未来近视发展趋势,并对屈光检查与诊断预测事项充分知情。这将对东莞青少年近视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5G版机器人将投放东莞
林浩添教授团队的吴晓航博士说,目前AI机器人还没有大范围推广,仅在医院使用,后期更加先进的5G版本机器人将在医院投放使用。
通过访问机器人,输入前后两次检查的年龄和度数等数据,前后两次检查间隔至少一年,即可预知10年内的近视度数变化与高度近视风险。
未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科首席科学家林浩添教授团队,将联合医院、医院,在东莞以眼病人工智能诊疗研发为起点,逐步联合多个医学学科,研发跨专科、多病种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诊断技术,提供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推动东莞市的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和新型智能医疗服务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如何预防孩子近视?
专家表示,预防孩子近视,最好在他7岁之前就开始。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做到几点:
1.充足睡眠有利维护正常视力
孩子若睡眠不足,会造成昼夜节律紊乱,影响眼球正常的生长发育,最终会增加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风险。最好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时、高中生每天睡眠8小时。
2.回归自然增加户外运动
最简单的预防近视方法其实就是回归自然,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来阻止或减缓近视的发生发展。调查显示,如果学生每天增加2小时户外活动,眼轴将减少0.06毫米;学校每天增加一节40分钟课外运动,能有效降低学生近视累积发生率9.1%。
3.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需要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写作业时,两眼与书本保持一尺距离,胸部与书桌保持一拳距离,握笔的手指离笔头一寸的距离。
另外,看书写字30-40分钟,需远眺休息5-10分钟;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每次不应超过15分钟,使用电子产品(学习目的)每次不应超过40分钟。
星标时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