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已经成为了国病。
有关数据显示,年12月全国近视抽查总体近视率53.6%,高三学生高度近视率近20%。近视会产生视力低下,视觉功能受损,及严重的并发症等状况,导致不可逆转的视力残疾,甚至失明。
相应的,「治疗近视」「控制近视」的方法、产品在这两年层出不穷。
有的看起来诱人,实则妥妥的智商税。
为此,我医院眼科医生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把它们汇总成了一份干货手册——
01常见误区篇
1.戴眼镜会加快近视?
戴眼镜的目的是为了让你视物清晰,眼部肌肉放松了,才能稳定近视度数。
2.用手机、平板电脑哄娃,最好使?
家长是孩子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长期沉浸在短平快的碎片化信息中,也不利孩子集中注意力,所以千万不要为了图方便给孩子养成不好的用眼习惯哦。
3.孩子眼睛不舒服了再检查眼睛?
太迟了。孩子的眼睛是不断发育的,及早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记录每一次视力检查的结果,才能及时监测远视储备的消耗速度。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配合检查视力,可以开始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4.防蓝光眼镜才有效?
如果长期暴露室外的话,可以一下防蓝光眼镜,但日常在室内看书、看电子产品,必要性是不大的。因为蓝光照射只有达到一定强度之上才会对眼睛造成损伤,而且合格的电子产品均已经过滤掉部分有害蓝光,此外过多屏蔽,进入眼内光线减少反而加重视疲劳。
5.视力不好,多吃叶黄素?
如果小孩挑食,确实可以通过补充叶黄素的方式,但从食品入手也是很好的方式。南瓜、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甘蓝菜、西蓝花等都富含丰富的叶黄素。
02日常护理篇
未成年人:
1.充足的光照是户外活动防控近视最关键的因素。
对于未成年来说,每天最好要有不低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当眼球受到光照时,会释放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它可以抑制近视的发展。
2.家长发现孩子斜着看、歪头看、眯眼看、揉眼看或很近看电视和不断揉眼时,就要警惕可能是视力出了问题。
3.定期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查,清楚了解孩子的远视储备量或者近视度数。
成年人:
1.理论上成人成年后眼轴不会再增长,屈光参数也趋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但随着电子产品的高强度使用,18岁后度数依然上涨的人群大大增加。
2.发生近视年龄晚但发展迅速的患者,更有可能产生病理性近视相关并发症。
3.如果超过度,就属于高度近视,最好每年散瞳检查一次眼底。
03延缓近视进展的方法
1.最关键——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最基本的就是尽可能少使用电子产品,以及对电子产品的近距离操作。
牢记“20-20-20原则”即每使用电脑20分钟,向20英尺(6米左右)远处看至少20秒。
2.佩戴角膜塑形镜(即OK镜)。
OK镜是一种特殊材质的隐形眼镜,由于镜片特殊的反几何设计,能够通过晚上睡觉时改变角膜形态,从而达到不用戴框架眼镜也能看得清楚。
也就是说,每天都把角膜压一压让它去适应眼轴的变化。但这只是暂时性的,不可能改变已经近视的事实,通常需要每晚佩戴才能达到效果。
3.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阿托品在眼科临床中主要是麻痹睫状肌的散瞳作用,目前临床上多为儿童青少年验光时作为慢速散瞳药使用。而一些研究表明,阿托品可以控制近视的发展。
但目前因还缺乏大样本研究数据,长期安全性也有待考察,所以国内还没有正式获批上市的产品。基于安全性考虑,不建议家长自行使用。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少年近视宣讲团
“神药”延缓近视,疯狂代购的背后究竟是智商税还是确有奇效?.健康界
本文系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