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年8月公布对9个省(区、市)共名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在疫情期间视力变化情况进行的调研显示,与年底相比,年上半年,被调查的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以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最快,为15.2%;初中生增加了8.2个百分点,高中生增加3.8个百分点。
湖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医院眼视光医学中心主任王华教授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孩子宅在家里长时间上网课,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用眼过度,加上缺少户外活动,导致视力下降,近视度数加深明显。
12月18日~19日,由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处、医院、湖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主办的“年湖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工作总结与技术培训大会暨第二届湖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全省14个市州及个县市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单位代表等共余人参会。
会上,湖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医院眼视光医学中心主任王华教授作“年湖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工作总结”。他指出,年11月,“湖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在湖南省卫健委的指导和医院的协助下正式成立,并挂靠医院。此后,湖南14个市州及个县市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相继成立,并与医院共同组成湖南省、市、县三级近视防控网络体系。在湖南省卫健委和湖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湖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协助省卫健委成立省级专家指导库,协助省卫健委和省教育厅组建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科普宣教讲师团,共同承担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工作,致力于“治假、防真、控加深”的近视防治目标,力争到年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
为更好地开展近视防控指导工作,湖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出台了一系列省级标准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指南和考核标准,并分批次组织专家针对相关文件展开专题讨论。
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基层验光师培训,每年培训5~10场,培训余人;大力开展护眼宣讲进校园活动,由资深专家团队深入校园,面向中小学生、老师及家长,一年开展“爱眼大课堂”“好视力经验分享会”等护眼科普公益讲座20多场,惠及8万余人次;开展“我是眼科小医生”社会公益活动,让孩子化身眼科“小医生”,通过眼健康讲课、护眼知识有奖问答、盲人体验、视觉训练体验、视力检测等形式,了解护眼知识,提高护眼能力。
截至目前,共组织活动余场,逾万名学生前来体验学习,深受学校、家长和学生好评;为幼儿和中小学生进行视力筛查、眼科体检,每年为长沙幼儿机构进行免费视力筛查达余次,为长沙芙蓉区、岳麓区共40余所中小学每年进行两次眼科体检,体检人数达10万余次;结合中小学校网课,自主开发“近视防控科普趣味宣讲视频”“近视防控科普画册”等科普宣教工具,为疫情期间近视防控科普工作的开展助力,使近视防控科普工作深入学校,走进家庭,面向社会。
王华主任表示,年,湖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将带领市州及县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做好以下工作:1.医院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组织专家定期督导,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近视防控联动机制;2.在全省逐步推广中小学生信息化视力筛查,电子建档,力争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分级防控、精准防控;3.进一步加强科普宣教,让科普走进学校,面向学生、老师和家长。让爱眼护眼习惯成为儿童青少年的自觉行为。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通讯员梁辉张兰艳
预防青少年近视,家长可以这么做
1、多参加户外活动和锻炼
预防近视应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使孩子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研究表明,每天不少于2小时阳光下的户外运动,对于预防近视有明确的作用。家长应白天多带孩子在室外活动,即使不做运动,在户外待着也可以。
2、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低龄、长时间、近距离的使用电子产品,是儿童青少年近视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长在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孩子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15分钟;应控制孩子过早使用电子产品。
3、写作业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照明光线充足
儿童青少年要保持正确的写作业、看书姿势:身体坐端正,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33厘米以上)的距离;胸与书桌保持一拳距离;笔的手指离指头一寸距离;照明光源要充足,照度推荐lux以上。
4、少吃甜食
过多的甜食会造成钙的流失,而钙是眼球不可或缺的维生素,是眼部组织的保护器。钙的流失会使巩膜的弹性下降,视网膜的弹力减退,眼球的前后径拉长,从而导致近视发展过快。因此预防近视要少吃甜食,均衡饮食,以防止近视过快发展。
5、父母有高度近视的,要定期复查孩子视力
父母有高度近视的,孩子近视的遗传概率会高一些,这些家庭孩子的视力发育情况更要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