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训练方法”指的是一类方法。
特征是:不戴自己眼镜,佩戴特殊度数的眼镜或者插上特定度数镜片的试镜架,之后逐行辨认视力表上的视标(E字),或者做一些近距离精细训练。
为了不误伤到一些使用“雾视法”训练的做法,这里说明一下,“雾视法”训练是通过在眼前放一定度数的远视镜片,而我上面说的“训练方法”恰好相反——在眼前放一定度数的近视镜片(或者佩戴比自己眼睛远视度低很多的远视镜片)。
不知大家看懂了没有。
再简单点说就是——本文准备开炮的“训练方法”相当于给远视孩子戴近视镜片;而“雾视法”相当于给孩子戴远视镜片。
孩子佩戴试镜架发现了吗?这种训练产生的效果,刚好迎合了各位家长的诉求:
你想帮孩子降远视度,它可以!
你想提高孩子裸眼视力,它也可以有!
你不想让孩子戴那么高度数、厚的远视镜,它似乎也能满足!
既然这种方法这么好,为什么不推荐使用呢?(不光我不推荐,敬畏专业的专业人士都不会推荐)
原因是:
①这种训练产生的“远视降度”效果是短暂的,依赖的是眼的调节代偿能力。
过度使用眼的调节代偿能力,会导致严重调节痉挛和视疲劳,年龄越大越明显;
会导致虹膜肥厚,给原本前房深度就不够深的高度远视孩子增加前房角变浅的风险(这会导致什么问题,大家搜索了解一下)。
②裸眼视力提升是暂时的,也没有很大意义。中高度远视孩子家长想早点摘镜的意愿是好的,但不能揠苗助长。佩戴合适参数的眼镜、定期换镜才是正道。
③“远视降度”效果是短暂的,就不能依赖这种“降度”来下调镜片度数。否则,调节痉挛和视疲劳就会不请自来。更关键是,这种“强压式”的下调镜片度数,长期看,更不利于远视降度。
使用这种“训练方法”的,有没有你一个?迷途知返,及时止损。
有些事,表面看着无懈可击甚至效果强大,其实经不起推敲。你不懂,就会交会费。劳民伤财是小事,损伤孩子眼睛事大。
#健康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