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个主题呢,很多人都知道,通过前面的学习呢,大家也应该知道,正常小孩子的眼球呢,从出的时候眼轴是非常短的,多为远视眼,每个月小孩出生都是处于一个远视状态。3岁的时候,就可以长到23mm,接近正常水平。随后呢,继续生长发育,到了13~15岁左右的时候,大概在初中的阶段,就会慢慢生长放缓或者停止,发育成熟。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不是吧,不是说一般要到18岁左右,孩子的眼轴才会停止发育吗?你是不是也是这样认为的呢?今天徐老师用经验告诉大家,现在的孩子和我们以前那个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身体发育情况,身体素质和以前也是完全不一样了,从饮食、生活、学习、生活环境等,已经和以前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所以,很多数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你们还按以前的数据标准去评判,是有很大误差的。
所以,为什么徐老师说,现在的孩子,预防近视要从小开始抓起,从娃娃开始抓起,这样想就不奇怪了。
所以呢,儿童时期阶段的“远视储备”以目前的情况来说,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宝贵的,请不要随意的过快过早的消耗。这个时候,开始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就可以为小学阶段不近视争取空间。小学阶段课程、作业都相对较少,没有那么大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也是绝好的护眼时期,可以尽可能的带孩子多出去进行户外的运动,这样对孩子的视力好处是非常大的。这个两个阶段,如果抓好了,后面阶段即便我们的学习压力很大,只要可以有效地进行防控,这样再发生近视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很多。
由此可见呢,对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讲,预防近视,做近视防控这个事情,从娃娃开始,幼儿开始才是源头,读小学阶段是关键所在。处于这两个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我前面讲过可塑性是非常强的,生活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家长如果负点责任的话,加以协助和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那么这个孩子一辈子都不近视,是完全有可能的。
接下来,徐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很关键的点,最近一直有很多家人跟徐老师讲,为什么这个孩子裸眼视力检查的时候,能看到1.0.但是为什么生理屈光度是近视的,还有的是,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看到1.0,就认为我孩子眼睛没有问题,是非常健康,正常的。徐老师今天在这里要跟大家分享强调一点,不要被眼前的1.0的视力欺骗了,对孩子而言“远视储备”才是预防近视的本钱,不知道这样说大家是否能理解。
跟大家简单说下,眼睛视力最理想的发育过程,比如说。王宝宝4岁的时候,拥有+2.25度的远视,之后呢,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到12岁的时候,正好转为正视眼,此后就有机会这辈子都不会近视了。而李宝宝呢,4岁的时候,已经没有或者只有几十度的远视度数,虽然也曾经有过1.0的视力,但是,由于远视过快过早的进行消耗,未来就会发展成近视。所以呢,他们需要进一步的通过眼轴、角膜曲率等眼科检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需要提前的介入干预措施。
这也是徐老师之前教过大家的,如果通过一张验光单预估孩子眼轴大概情况,如果通过多项检查数据单,预测孩子未来视力发展走势,这样做到心里有数,这也是对每一个孩子负责。
讲到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案例,不要让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成为家长们有害的“哄娃神器”了。
我记得在年的时候,我接诊了一名才生小学一年级的6岁左右的下朋友,他反映最近看黑板看不清楚,这个时候,老师比较敏感,怀疑这个同学有近视,要求呢进一步进行检查。那个时候正好是同学介绍过来免费给他们进行检查,来我这里之后呢,确诊为近视度(-2.50D),眼轴长度已经超过了成人水平,是超过而不是达到。孩子的爸爸妈妈感到无比的震惊,对我说,这怎么可能,我们父母双方都没有近视,家里也没有遗传史,而且孩子才上小学一年,怎么会这么快近视了,还是两百多度,这让孩子的父母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然后呢,我进一步的和孩子家长进行沟通,并且询问了孩子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等,在询问中得知,这个孩子的爸爸特别特别喜欢玩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和吃鸡,而且是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无节制的玩,完全没有避讳怕孩子也爱玩。于是呢,孩子在幼儿阶段就开始玩手机了,学会了玩游戏,不仅如此,孩子的爸妈不但不制作,还把手机当成了哄娃神器,稍微的哭闹就拿手机打发孩子,有的时候甚至一家人围着一个手机玩,他们认为的是,这个没多大关系,现在孩子视力还好,等上了小学再进行预防也没关系。
所以呢,当检查出孩子已经近视的时候,孩子的爸妈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后悔已经晚了,幼儿阶段才是最预防近视的*金时机,更没听闻过“远视储备”之说。当孩子的爸爸知道孩子的近视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悄悄萌芽,现在的近视源于幼儿期的眼睛“早熟”,感到无比的内疚,妈妈更是哭的泪流满面了,但是已经没有办法回去了。
接下来呢,徐老师给他们讲了很多相关的知识,也提供了相应的近视防控的方案,提供相应的帮助,孩子爸妈也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全家人当场就痛下决心,以后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了。以后要多带孩子去户外玩玩,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视力的保护。
这个案例,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现在也是一样,很多家庭,把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作为哄娃神器,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害了孩子的。护眼知识的重要性,大家一定要传递出去,传递光明,传递爱。今天徐老师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认可。
徐老师
年9月13日
于光谷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