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案例医院汪红院长。
患者信息
患者:王先生男27岁双眼视物模糊10余年
术前检查:
右眼:
ACD水平位:3.21mm,垂直位:3.15mm
STS:水平位:11.33mm,垂直位:12.12mm
左眼:
ACD:水平位:3.13,垂直位:3.21mm
STS:水平位:11.45mm,垂直位:11.91mm
患者属于超高度近视,矫正近视只能选择市面上同类产品或PRL人工晶体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选择没有疑惑,关键是晶体型号。患者的前房深度、房角开放度、前房容积、晶体厚度、曲率都是比较常见的,相对来说也比较正常。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根据Sirius角膜横径和WTW(量规)测量的角膜直径选择晶体时考虑市面上同类产品12.1型号的晶体。而根据STS的水平径及垂直径的测量选择晶体时考虑市面上同类产品12.6型号的晶体水平放置或13.2型号的晶体垂直放置。
我们接下来再看看UBM检查中睫状沟及睫状突的形态,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右眼眼UBM四图
根据以上四图,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以上三个象限睫状突非常小,睫状沟宽大,第四象限睫状突扁平。
左眼UBM四图
根据以上四图,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以上左眼上两幅图睫状突非常小,睫状沟宽大,下两幅图睫状突扁平。
根据以上检查我们得到以下信息
患者屈光度较高,我们首选晶体植入。但患者双眼都有睫状突小、睫状突变平、睫状沟宽大的情况,如果植入市面上同类产品晶体,不管选择12.6、13.2或者13.7型号的人工晶体,都可能出现拱高过低,摩擦晶状体或攀插入悬韧带后的问题。而PRL晶体是后房悬浮型晶体,睫状突和睫状突非常小的情况对它都没有影响,综合考虑,选择PRL晶体作为这位患者的植入晶体。
综合三种测量的四个数据,且患者房角正常,评估认为患者双眼实际W-T-W大于11.1mm,选择晶体型号为BK。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患者的裸眼双眼都视力达到了1.0,远超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且电脑验光显示几乎无术后残留,术后的拱高及前房也处于一个非常良好的状态。
案例小结
超过-10.00近视,睫状突小或无,睫状沟异常,优选PRL。
超过-10.00近视,ICL型号选择纠结或定制时间太长,优选PRL。
PRL晶体为悬浮型设计,对睫状沟或睫状沟异常的患者,更加安全友好。
PRL晶体独特的屈光度前表面设计,后表面光滑且曲率与自身晶状体一致,对自身晶状体比较安全,对术后拱高的依赖性更低。
型号BKBK对于我们选型也更加简单,顾虑也更加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