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度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散文随笔赵志昌西南游记九 [复制链接]

1#

总第期*编辑/如梦

西南游记

(9)秀美峨眉山

从乐山的东部坐汽车走,我们跨过了乐山市区,越过几十里的乡村,又从峨眉山市里穿过来到郊区,这趟公共汽车走了近二个小时,最后来到了峨眉山脚下。这里是游客集散中心,人们上山都要从这里开始。

首先,在汽车即将进入山下停车场之前的广场上,一块巨大优美的牌匾吸引了我的眼球:

“震旦第一山”。

什么意思,这是谁的命名?

峨眉山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山之一,这应该没有疑问。甚至在某些方面称为第一,也不算为过。但前面那“震旦”两个字,我有些弄不明白。意思是中国吗,或者是指“天下”的意思?等以后有时间查一下词典吧。

不管怎样,我的心情的确有点兴奋,梦想了多少年的一个地方今天终于来到了。

受疫情影响现在景区游客不多,时间又是中午,街上人影稀疏。

刚下车就有一些路边饭店的服务人员招呼你进屋吃饭。我们选了一家普通农家饭庄进去点了些饭菜。老板知道我们是新来的,说她可以找车免费送我们上山,然后帮我们联系山上旅店。听起来像是特别好的事,但由于不了解具体情况,我们只好婉言拒绝了。

吃完饭,怎么走?没有一点谱子。我们只是知道峨眉山很大很远,光靠走路是玩不过来的。三十年前我的一个亲戚自己来峨眉山旅游,说是多半时间乘车还用了两三天的时间。

也有人告诉我们,峨眉山最好的景点是金顶大佛。如果不到金顶就等于没到过峨眉。从山下到金顶坐车也要走上百里路。如果在中途再参观一些景点,当天肯定是回不来的。

怎么办?既然当天回不来,先去买了门票,进到山里再说,走到哪儿累了就找旅店住下。反正现在是淡季旅店也能好找。搞了张旅游图看了一下,这山根附近不是有一些景点吗,先走着去转上一阵子吧。

我们来到了景区售票处。售票员告诉我们,除了门票还需要坐倒站车,问我们买到哪儿的。我们也说不出个什么地方,说准备先走着在附近看一看然后再坐车。她告诉说那就先不用买票,到山门还有一段距离,到那儿再买也可以。

好吧,那我们就先上山。看着地图我以为眼前的这几个景点也就几里路远,有两三个小时走着转它一圈,然后再找地方住下或者坐车上山。

看地图上,这附近有个报国寺,从图片上看,那是个挺不错的地方,先去看看吧。

走在人迹寥寥的上山公路上,打听了几个从山上下来的人。都说报国寺不太远,转过山就是。可是我们走了二三十分钟,转弯后看到了在那远方山上寺庙的影子,还有挺远的一段距离。正好有一帮当地的人要去哪里,我们就跟着他们。行走之中我跟他们聊了一下上山的情况,并说了我们的想法。

“哎呀,你们可能走不了多远,这报国寺游完就黑天了。到下一个景点还有二三十里远,路上没有旅店甚至是人家。所以你们还得回到山下去住,或者找车才能上山的。

“原来这样。看地图这些景点都是挨着的,我以为很快就能把它们转上一圈呢。”

“哪里有那么简单。如果你们身体好还行,像有些年轻人那样,用脚去爬这山路,夜里在山上露宿。”

“啊呀,赶紧回去吧,咱们找地方坐车吧。”我这老伴先是吓坏了,急着嚷嚷了起来。

我先是有点犹豫,稍后也只能这样决定,赶紧往回走,连前面快要到达的报国寺也不去了。其实,那是一处中国很有名的宗教胜地。

我先是想在路上拦一辆汽车搭个脚,省的再跑回山下。没有成功,就只得急忙往回走。终于在村口一个中年男子路上接住了我们。

“师傅刚从山上下来吧。住宿不,或是吃饭吗?”

“刚吃完饭,我们这是准备上山的。”我用着诙谐有些自嘲的口气。

“啊,你们想上山吗!那正好,我可以免费送你们。”

“免费送我们?有这种好事吗?”

“不,老先生是这样。”年轻人赶紧耐心地解释起来。

“今天都这个时候了,你们肯定赶不回来,得在山上住是吧?我把你们送上山,住在我们家开的旅店就行。我们那里是农家乐,有住有吃,很舒服又便宜的。”

“多少钱一宿呀?”我没太客气,总得先问个明白。

“这样,你们两个人住最好的房间给二百元就行。”

“二百?不行,一百块吧,我们住最贱的就行。”

“嘿嘿,一百太少了,您给一百二吧。”

“一百二?行吧,那就住你这里。”

其实我心里偷着高兴,在这种地方,听说繁忙时在山上你花五六百元都找不到住宿的地方。

在他开的饭店里稍坐片刻,他找来了一个小伙,开着轿车拉着我们向山上驶去。

山路曲曲弯弯,车子步步往上,两边葱郁的林木遮盖着一座座陡峭的山体。真的很远见不到一户人家。车子爬山越岭跑了有半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大山深处的一个狭窄沟坎之中。

啊,这叫“清音阁”,地图上有,是离山下最近的一个重要景点。

小伙子领着我们来到饭店兼旅店的几户农家小楼中的其中一个。办完手续,服务员领我们来到顶层四楼的一个独立房间。啊,是个阁楼。但房屋干净,设施也都齐全。行啊,就睡一宿觉。况且,住这种阁楼倒能有一种特殊韵味的体验。

主人叫下去吃饭,我们到是不饿,要想去附近转悠一下。女主人很热情,拿出地图给我们仔细地连讲带画,告诉我们一些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原来这里是峨眉山很重要的一个上山分岔,有一些好看的景点,是上山入门的一个主要路口。

买了门票,我们跟着游人顺着弯曲的道路往里走。石板的路面时而有些农户售卖着当地特产和旅游用品。看着远处那层层叠叠的山峰云雾朦胧。半山腰间,一边是山岩一边是深谷。但对于刚从*龙九寨沟回来的人,这些并不算什么。走了二三里路,也没看到什么特殊的东西,我真的有点泄气的担心。

终于,前面出现了一座湖泊和一些房子。其实就是一个小山村,洼沟中蓄着一片较大的池水,看牌子这里叫作“静音湖”,池水瓦蓝沉寂无波。但也没有什么太好看的东西。

再转弯,前面出现了潺潺的流水,一条逐渐加大的溪流从高处溅水而下。它们在山岩和石缝中闪着光亮,看着有了一些韵味。

再往前走,山道渐渐陡起,游人突然增多,一块石碑上写着“双桥清音”的字样。我们放慢了脚步,此地只能听到一片喧哗的“哗哗”流水之声。前方树丛中的高岗上,的确有两个不大的拱桥。但怎么是个“清音”呢?

随着两个游人拐了一下,来到旁边的一处修有护栏的岩石之上,看下面那让人腿都发抖的一条深沟。几丈深的沟底一条雪白的溪流宣泄着从高向下,然后围着脚下这块岩石在转。

沟谷对面,一个十来米落差的高坎,在那两个拱桥之下,有两股瀑布似的溪流滚滚而落。中间是一个巨大坚硬的盘石,上面建有一座古雅的亭子。

在我站立的几平米台阶的中间,有一圆桌样的石头,上面又放了一块圆咕噜的小石头。旁边石碑上的说明文字称其“牛心石”。我坐在那里端详品位,弄不懂这“牛心石”是怎样的含义。经过反复地观察琢磨,以及跟大家探讨,才判断出原来是指沟底卧在水潭中间与它相似的那块较大圆石。看着是有点牛心的模样,但其有什么故事和含义就不得而知了。它与“清音”二字是怎么个关系?

我忽然觉得,这峨眉山在历史文化方面的挖掘还不太够。这么好的地方,这样美丽的景致,就用一个“牛心石”来给简单概括,未免有些潦草可惜。

来到那个亭子之上从上往下再看那条沟壑,另有一番感觉和韵味。回过头再上台阶没有几步,又有一个更大的阁楼,里面有些可以依靠着栏杆的长椅。我们坐下来喝口水喘息了片刻。再往上看百十米外的山上,是一排层层叠起的台阶,上面一座幽雅漂亮的古庙横立高处。我们赶紧走了过去,石碑上清晰地标注着“清音寺”。

“啊,这是峨眉山上重要的一个景点。”

但老伴不愿意进去也不想走了,她说有点太累了。我这老伴这些年身体不太好。有迷信的人告诉她,平时少看死人,尽量不进庙宇。我虽然不信这些,但为了让她心里平静就尽量由着她。这几天她的确挺累的,留点体力明天还要爬更高的金顶呢。她让我自己往里走,而她自己就坐在刚才的亭子里歇着等我。

好吧,看地图这庙的后面还有许多好的景点,我让她耐心等着,我自己快去快回。

先登上清音寺高陡的台阶,紧临台边的廊柱上朱漆深暗,门窗格栏古朴典雅。庙中佛家供奉的塑像和各种器皿,流金镀彩奕奕放光。几个身披袈裟的僧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从事着佛事。人们从旁边走过,他们毫无知觉目不斜视。也全然不管是否有人进来给佛像烧香和进贡。

他们应该是真的僧侣,不像有些旅游点那些披着和尚衣装的“凡人”,就是想法让你给他们捐钱。

我自己溜达着转到了后院。一片清净儒雅的香气氛围。侧面的斋房里应该是僧人居住的地方,我大着胆想进去看个究竟。刚拐过弯,忽然发现一个小和尚坐在廊道里看书。那种专心那种情致美妙动人。

我停下了脚步站在那里犹豫着想往回走,真的不应该过去打扰人家。忽然他看到我走了过来,低头施礼问我要干什么。

我不好意思,就说要看看有没有住的地方。他告诉我可以的,但只能是像他们僧侣一样住十几个人一间的大铺。每夜三四十元。

小师傅很是客气,并要带我去看一看房间。真的已经很不好意思,我赶紧学着样子施礼退了出来。

其实这真的是我最好的投宿之处,和众人住在一起体验一下僧侣的生活,是我一生没有过的经历。但那边已经定好了旅店,还有个老伴在外边等着我呢。

从庙里出来往后面的山里走,溪流越来越大,台阶更加陡峭。道旁边时而有一些历史的古迹雕塑。他们有的是唐太宗这样的帝王留下的诗词,有的是书法文豪题写的墨笔。

你看,这一处塑像群上面记载着当年康熙皇帝来巡游时在此留下的御笔。雕像记载着当时的情景,车马旌旗文武大臣,还有好多神仙参与护佑。

仔细看看品一品,有点意思。这即是记载历史,也是一种民间神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表达。

几处类似的地方都有故事,但不敢更多耽误时间,我加快脚步向前赶路。跨过小桥拐过几个弯后,前面一道纵深的峡谷,把道路引入了一个看着像是绝境的沟壑。脚踩着悬在半空的栈道,栏杆下那深沟里清澈如冰的流水,抬头看两边山崖那封天的岩顶。

“噢,一线天,”这里就是著名的峨眉一线天。

时间较晚,日头早已沉入大山的后面,山谷中显得有些阴暗昏黑。我自己走在这人迹稀少的深谷里,有紧张,有兴奋,说不出的一种感觉。

幸亏对面的栈道上走来几个年轻的小伙,跟他们隔着沟谷打招呼聊了几句。他们是成都大学的毕业生,几个人来峨眉山旅游,这是从山顶步行了六七十里的山路刚刚走了下来。

我表示了对他们的一种羡慕,他们看我是一个单身的老年人,也很客气的给我伸出了拇指。他们告诉我,不要独自去爬前面那个四十里路没有人家的山道,到前面不远处的野猴展示区就行了。

与他们分手,我更是加快了脚步。看着天已经黑下来了,我必须尽快到达尽快返回。

几乎是小跑的步伐,终于来到了前面人多的地方。这里是峨眉山猕猴保护区,猴子是自然散放的,有时可以和游人接触。

来到人群围着观看的一座吊桥前,一群猴子在上边戏耍,它们有的站在单线悬挂的桥索之上,有的吊在两边的树丛里,也有的呆呆地伏在地上几个猴子一起抚摸安慰。

忽然,有两个猴子爬上了树干,来摄取游人给它们投喂的食物,有时它们竟然一跃跳到栏杆上把游人手中的东西抢走。惹得人们哈哈大笑。

人们兴致地在此欣赏嬉闹,而我却不敢更多的逗留,更不敢去试那几乎没有人再往前走的茅草小路。它通向大山深处几十里远都没有人家。天已黑了,老伴一会就等着急了。

我伸开年轻时爬山的长腿,跳着台阶,就像是飞行的速度往回跑。路过一线天我特意走对面的廊道。过一座弯桥时我从旁边下到沟底的小溪里,踏着河中露出的石头也像个猴子一样蹦蹦跳跳。时而我伏下身趴在水中洗一把脸,饮一口那清澈的溪水,那种清凉甘甜,找回了我童年醉梦的感觉。

这样,我走走停停时玩时奔,半个小时后,终于赶回了“清音寺”,和老伴一起踏上了返回旅店的路程。

回来的路上,老伴走着有点迟缓费劲。看到有抬滑杆的脚夫,我想给她叫一个,元一次也可以接受。可是她怎么也不肯,并且笑话我:“这是懦弱”。

正好身边一群中老年男女走过,其中一个很健壮的人坐着滑杆被人抬着。看他那个样子也没什么毛病挺悠然的。我就开着玩笑对他喊了声:“哎呀,这不是剥削人民吗,肯定是个大地主。”

不想,这一句引起了旁边一帮人的应合。

“对呀,就是个大地主,懒汉,”

“你看人家都说你了吧,你就是在装像。”

大家七嘴八舌攻击起那个男人来。原来这些女人是跟这个男的一起来旅游的。他叫了几个滑杆让大家坐,可是没人响应,就只好自己坐在上面耍一下。

正担心我的话会伤到他的自尊。忽然看到那个滑杆在前面停下了,那个男的从上边走下来,拦着拽着他的同伙换着上去坐。但大家都躲着没人答应。等我走到跟前,他笑嘻嘻地跟我说:“大哥,要不你上来坐一会吧。”

我真的感到有些惊异,也憋不住发出一阵笑声。

晚饭时喝了口酒,跟店主人唠了几句。原来她也是个天主教徒,说起来挺亲近挺高兴的。

回到阁楼上。打开空调,室内渐渐暖和起来。拉开窗帘,啊,一块半亏半满的明月照射着遥远空旷的大山。夜色真的美好、寂静沉怡。

(连载待续)

往期部分作品链接

赵志昌:西游小记(1)

赵志昌:西游小记(2)

赵志昌:西游小记(3)

赵志昌:西游小记(4)

赵志昌:西游小记(5)

赵志昌:西游小记(6)

赵志昌:西游小记(7)

赵志昌:西游小记(8)

赵志昌:西游小记(9)

赵志昌:西游小记(10)

赵志昌:岁月*泥河(1)——久远的青山

赵志昌:苦乐*泥河(2)——艰苦岁月

赵志昌:情满*泥河(3)——民风纯朴

赵志昌:浪漫*泥河(4)——文化与文革

赵志昌:火热*泥河(5)——森铁与林场

赵志昌:游览*泥河(6)——难忘的小火车

赵志昌:沧桑*泥河(7)——兴衰巨变

赵志昌:痕迹*泥河(8)——历史的记忆

赵志昌:梦想*泥河(9)——未来的推测

赵志昌:梦游*泥河(上)

赵志昌:梦游*泥河(下)

赵志昌:老白山上一棵草

赵志昌:小镇精英系列报道之小镇之子

赵志昌:钗头凤·贺中秋

赵志昌:师之楷,张维然——执着的信仰

赵志昌:北国之春

赵志昌:祭恩来

赵志昌:森铁惨剧1.28

赵志昌:感叹胡杨

赵志昌:恼人的菜刀

赵志昌:新版“梁祝”再化蝶

赵志昌:怀念我的父亲赵书绅

赵志昌:六十岁宣言

赵志昌:故乡山里红

赵志昌:冰清玉洁*泥河

赵志昌:无味的"水稗草"

赵志昌:端午之*

赵志昌:生命的力量

赵志昌:我家大东北

赵志昌:故事传说—神鹿山(上)

赵志昌:故事传说—神鹿山(下)

长白山(1)《美女成峰》赵志昌

长白山(2)《妖爆火山》赵志昌

长白山(3)《英雄出世》赵志昌

长白山(4)《拯救长白》赵志昌

长白山(5)《决战天池》赵志昌

长白山(6)《今日美景》赵志昌

长白山(7)《圣山神秘》赵志昌

净月潭神话(1)--赵志昌

净月潭神话(2)--赵志昌

净月潭神话(3)--赵志昌

净月潭神话(4)--赵志昌

赵志昌:状元松(1)

赵志昌:状元松(2)

赵志昌:状元松(3)

赵志昌:金石滩传奇(1)

赵志昌:金石滩传奇(2)

赵志昌:金石滩传奇(3)

赵志昌:金石滩传奇(4)

赵志昌:金石滩传奇(5)

赵志昌:净月传奇(上)赵志昌:净月传奇(下)

赵志昌:同心树(上)

赵志昌:同心树(中)

赵志昌:同心树(下)

赵志昌:南湖野鸭岛(上)

赵志昌:南湖野鸭岛(下)

赵志昌:孝子坟(上)

赵志昌:孝子坟(下)

赵志昌:人情草(上)

赵志昌:人情草(中)

赵志昌:人情草(下)

赵志昌:龙潭之源(上)

赵志昌:龙潭之源(中)

赵志昌:龙潭之源(下)

赵志昌:龙在龙湾(上)

赵志昌:龙在龙湾(下)

赵志昌:南湖莲荷(上)

赵志昌:南湖莲荷(中)

赵志昌:南湖莲荷(下)

赵志昌:传奇秀美威虎岭(上)

赵志昌:传奇秀美威虎岭(下)

赵志昌:小镇之子——一缕阳光赵喜昌(上)

赵志昌:小镇之子——一缕阳光赵喜昌(中)

赵志昌:小镇之子——一缕阳光赵喜昌(下)

赵志昌:小镇之子——一缕阳光赵喜昌(后记)

赵志昌:小镇之子——真正的友谊

赵志昌:小镇之子—非凡的葬礼

赵志昌:小镇之子—老魏叔

赵志昌:小镇之子—好局长,周文康

赵志昌:小镇之子—“杨家将”

赵志昌:小镇之子—老者如山

赵志昌:西南游记(一)

赵志昌:西南游记(二)

赵志昌:西南游记(三)

赵志昌:西南游记(四)

赵志昌:西南游记(五)

赵志昌:西南游记(六)赵志昌:西南游记(七)

赵志昌:西南游记(八)

作者简介:

赵志昌老师,自幼生长在林区,走南闯北,从事英语教学四十多年。喜欢文学写作。现已撰写大量散文、小说、游记、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有关故乡小镇的历史和人物回忆。为发展民间文学,弘扬德善,现正在收集各种各样有意义有趣味的人物和历史素材。希望大家踊跃参与共同创作。电话

SUNSHINEHOMEWCP

阳光家园
  

 1.所有来稿必须本人原创,诗词歌赋、散文杂谈、小说连载、音乐书画等题材不限。


  2.阳光家园具有原创保护功能和自动识别系统,已经发表在其它
  3.来稿一经采用,将自动视为授权阳光家园原创版权推送。来稿一周内未被采用推送的,可自行转发其他平台。投稿前请自行纠正稿件格式、标点、错字等问题,做到文责自负。


  4.稿酬由读者来定,赞赏按四六分成,作者六,平台四。稿酬以红包形式十天以后统一发放,没赞赏就没稿酬,平台四成将作为阳光家园运行奖励机制以及平台全体编辑的酬劳,十天后打赏金额归平台运行所有。

5.文中所有音乐和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音乐、图片等配置有特殊要求的,请投稿时一并提出,发表后将不予修改。

投稿信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