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度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优秀的儿童保健体系能为孩子和家庭带来什么 [复制链接]

1#

对于儿保,越来越多的爸妈已经有了观念上的更新,意识到儿保不只是量量身高测测体重那么简单,意识到精细化、连续性的儿保对孩子的有多么重要,意识到在育儿上应该多听听医生的建议。

如今,国内开展儿童保健项目的医疗机构越来越多。但儿保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样的儿保才是好儿保?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作为率先将国际标准的儿童保健服务引入中国的和睦家,是如何做儿保的。

01医生的全程参与、陪伴

全面了解孩子生长情况,看清发育全貌

孩子的整体发育具有一定复杂性,无论是儿科保健还是儿科看诊,都需要医生长期耐心细致的观察,与孩子及家长建立长期稳定的陪伴关系,比如遗传信息、喂养情况、患病经历等等,才能准确判断这个孩子目前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患病状态。

举个例子,比如说孩子是感冒期过敏性咳嗽,这次生病时找一位医生看诊,下次生病时找另一位医生看诊,但是医生只是看到了孩子的咳嗽,没有从儿保角度细细追问孩子整体的生长发育情况,就诊会受到信息限制,很可能出现判断与实际有出入的情况。此外,医生看到的也只是这项咳嗽,只是一个树叶,没办法给妈妈讲解这颗树哪里长歪了。

而儿保的关键意义正在于此,每一项发育情况就像一片树叶,树叶形成枝干,枝干又长成大枝干。孩子的整体发育是由儿保一叶一叶拨开展现给父母和医生的。我们的儿科医生通过儿童保健长期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全部情况,一旦孩子出现身体不适,医生便可以精确的抓准孩子出现的问题。

此外,长期稳定的陪伴关系可以做到防病。在和睦家,有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防病大于治病。这也是儿保很重要的一部分,更是很容易被父母忽视的一部分。现在很多流于形式的儿保服务,各项检查指标打打勾,没什么问题就结束了。

这其实是不对的,儿保不仅可以监测孩子目前的生长发育情况,更可以依据对孩子的长期了解,提前给家长预警可能会出现哪些方面的问题,帮助家长为孩子预防疾病,给予爸妈们全方位的认识和辅导。

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陪伴爸妈的过程

医生们是儿童健康的专家,但家长们是自己孩子的专家,医生和家长的协力合作对于孩子们的健康至关重要。与孩子爸妈建立长期的陪伴关系,也就意味着医生可以一路帮助爸妈陪伴孩子成长。

如果儿保过程仅几分钟,比如就告诉父母孩子缺钙,给孩子补点钙吧,但并没把具体情况来龙去脉给父母讲清楚,那其实父母是很难信任这个结果的,很难与医生建立信任关系。

和睦家儿保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陪伴关系,定期见面,密切追踪孩子的发育情况,与父母间产生连结,得到孩子生长发育的第一手信息,那么就可以建立医生与父母间的互信关系。家长会更多的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也可以做到向父母灌输更多儿科科普知识。让医生来陪伴孩子成长,给予适当的、及时的指导。

不得不提的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这个概念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年,但什么是循证?首要当然是有证可循,医生手里要掌握第一手最客观最详实的患者资料,再结合专业知识给予孩子一对一指导。循证医学不意味着照搬指南看病,而是要与个体结合,进行个体化诊疗。

其次,循证医学的重点在于医疗知识的及时更新,医护人员们学习到第一手指南非常重要。正因此,和睦家极重视为员工提供国内外的学习渠道及资源,并努力建立一个学习环境,搭建终生学习的平台。

02

儿保与儿科不可切割

传统的就医模式来说,生了病会直接去找对应的专科医生,这样其实大家是带着问题去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有几个问题去几个科室。

举个例子,一个一岁半的小男孩,出现鼻炎、有一点斜视、皮肤湿疹、走路时有一点足内翻、包皮过长经常感染,想象一下这样要如何解决?

孩子父母需要带着孩子去到几个科室,分别看诊。没有一个医生,帮爸爸妈妈把孩子所有问题整合在一起,告诉他们孩子的整体情况。这种焦虑下也逼迫父母去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甚至经常“百度看病”,其实这才是普罗大众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这个局限性也并不只在于需要去到多个科室看诊,更多的还有信息的不完整。再举个例子,小孩有些厌食,不好好吃饭,导致长期消化不良,出现腹泻。这时候带孩子去看医生,医生很可能认为孩子只是饮食问题,可能会开点肠道消化的药。

但这也许只解决了孩子的一小部分问题,如果我们看到这个孩子较为全面的发育情况,就会发现原来孩子是因为睡眠习惯不好,导致孩子出现厌奶,或者隐藏的情绪管理不良导致了他的厌食。那么以上这些,在一个专科看诊的过程中是很难判断准确的。

因此,和睦家建立了以儿科保健为基石的,儿童保健、儿科疾病、儿童急诊三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不仅要看到每个单独分支的发育情况,也要看见整个大树。

这种儿科保健与儿科诊疗相结合的模式,需要医生有非常完备的儿童全科知识来应用到儿童保健里,同样,也将基于这种长期细致的儿保来反馈给儿科诊疗。

03

“儿保+”可以受益终身

在和睦家语境下的“儿保”与我们固有观念下的儿保或许不同,除了对孩子的陪伴,如身体发育、情绪管控、认知能力发育等等,很多情况下,我们正在做的和希望做的,甚至超越了儿保本身。

前面有讲过儿保也是陪伴父母的过程,和睦家希望给爸妈们一整套个体化的建议,带孩子做儿保的过程也像是读一本书的过程,减轻育儿焦虑,用儿保中所学到的知识观察孩子、引导孩子,更好的帮孩子健康发育。有时候这些给爸妈带来的正面影响,甚至可能投射到更多的人,他们会分享给周围的宝爸妈们,去传递科普知识。

此外,和睦家还希望给家长带来一个全新的概念,即医生能够带来的帮助不仅仅局限于看病本身,是帮助爸妈陪伴孩子的全过程。

基于一对一儿保服务的陪伴,基于医生对整个家庭的了解,医生可以做到更多。举个例子,对于一些有二胎宝贝的家庭,和睦家会专门约父母和大宝再来做一次儿保,教会父母如何重新理顺家有两宝的亲子关系,如何平衡两宝之间的角色等等。我们希望孩子内心不会感到没受重视,我们要避免孩子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

再举个例子,很多夏凯莉医生陪伴长大的小朋友,长大后会将夏医生当作亲人般的存在。有些孩子已经出国读书,每年假期回国还是要让妈妈陪着一起看望夏医生,因为他们觉得小时候夏医生给予的陪伴对自身的影响很深。甚至很多小朋友在作文里写以后也要做医生,要做和睦家夏医生那样的医生。

这些当然可以说是儿保的范围,但又超出儿保的范围。我们希望对整个家庭和孩子的未来都会带来正面影响,正向的陪伴孩子长大。

医院推出5+1儿童健康管理套餐

点击小程序,了解详情

夏凯莉医院医疗总监、儿科医生

夏凯莉医生在中国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儿科学硕士学位和儿科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乔治亚医学院和儿童医学中心学习儿科血液病和儿科肿瘤三年。

夏凯莉医生是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儿科分会会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5年,擅长儿童保健咨询,儿童营养喂养咨询,儿童生长发育和行为评估指导,以及儿科疾病呼吸,过敏,消化,风湿,皮肤,血液和肿瘤专科的治疗。夏凯莉医生在中山大学获得儿科教授称号,并给中国医学生、研究生及儿科住院医生授课,同时是多家知名育儿媒体特约专家。夏凯莉医生是美国心脏协会认证的儿童高级生命支持(PALS)培训导师,也是华南地区首位提供PALS全英文培训的导师。夏凯莉医生是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并在著名国家级和国外医学期刊上发表过20多篇论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