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医院网站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2/8582703.html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有效治理“小眼镜”问题,落实国家近视防控有关文件精神和《海南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健康阳光、好学上进、勤劳诚信、文明朴实”海南学生特色印记,陵水黎族自治县中山小学开展“近视防控”教育活动,现将“中山小学近视防控指南”发放,请家长朋友认真学习。
视力与视力不良
1.视力。指眼睛识别物象的能力,分为中心视力与周边视力(即视野)。一般所谓视力均系指中心视力而言。识别远方物象的能力称远视力,识别近处物象的能力称近视力。
2.视力不良。又称视力低下。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低于5.0者为视力不良。其中,视力4.9为轻度视力不良,4.6≤视力≤4.8为中度视力不良,视力≤4.5为重度视力不良。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原因多见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以及其他眼病(如弱视、斜视等)。
近视分类
1.根据近视度数分类。50度~度为低度近视,度~度为中度近视,大于度为高度近视,有时候把超过的近视称为重度近视。
2.根据病理变化分类
(1)单纯性近视。多指眼球在发育期发展的近视,发育停止,近视也趋于稳定,一般为中低度近视,表现为视近清楚,视远不清,进展缓慢,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水平,其他视觉功能指标正常,这种类型的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或普通近视。
(2)病理性近视。多指发育停止后近视仍在发展,并常伴发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斑出血等眼底病理性变化的近视类型,亦称为进行性近视,大多数患者为高度近视。除影响视力外,还存在视功能损害,视力矫正多不理想。一般而言,高度近视发生眼部结构病理性改变的风险与中低度近视人群相比增加90%以上。
近视的诊断标准
临床上,近视主要通过视力和屈光检测进行诊断。裸眼视力低于5.0,单眼屈光度(等效球镜)小于-0.5D可诊断为近视。儿童青少年近视诊断一般要进行散瞳验光。
近视的早期症状
1.看远模糊。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或感觉室内的光线太暗。
2.看远处时经常眯眼。是因为眯眼时上下眼皮可以遮挡部分瞳孔,形成了“小孔效应”,从而可提高视力。
3.写作业眼睛贴得近。写作业或看东西时眼睛贴得很近,看书时感觉字迹重影、浮动不稳;以及在看远处后低头看近,或看近处物体后抬头看远时,出现短暂的视物不清的现象。
4.频繁眨眼。频繁地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视物不清的症状,暂时提高视力。
5.经常皱眉。是试图改善视力的一种方法。
6.经常歪着头看物体。歪着头看物体可以减少散射光线对视力的影响。经常歪着头看物体,也可能是斜视、眼球震颤等引起,应引起